为师近四十年,曾辗转许多村子若干单位,回忆起来,这长时间的丰富经历倒也十分有内容,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趣味,尽管早些年条件艰苦生活困苦,但也不少快乐,很是满足。
泉头,是个村,村子有个学校,那是我工作的第二站,也几乎算是最早的工作单位,因为之前任教的垛庄小学,我只待了半年。1984调任至泉头小学,我一干四年。半年垛庄就让我依依不舍,泉头小学更让我感情深厚,极其留恋。四张与毕业生的合影,是我珍存合影中最早的,也是烙印深刻的。
泉头真是好地方,村名挺好,咋听就觉得有灵气。山是骨,水是魂,这里山水相依,人杰地灵,当然也物华天宝。这里有着许多传说,传说美丽但未必实际,实实在在的真正无价之宝也出自这泉头,村东曾出土若干件价值连城的西周文物,足见这里历史积淀厚重,文化氛围浓郁。在这里工作,方方面面真切感到充实有趣。
学校在村后的山坡上,三排,后高前低,落差很大,远望像三级台阶,有老者捻须微笑说,像八卦中的乾卦,三爻都是阳爻。我半懂不懂,但觉得“乾”字与乾坤有关,乾是天,爻为阳,元亨利贞。暂且不论风水,深切觉得村子风气习俗特好,好山好水好风光,好地方有好民风。四年里,对学生及家长乃至所有村民,感觉极好。
其时,第一年我任四年级数学,这是我教学生涯里,唯一一次任教数学课,别人一直把自己看作纯粹的语文老师,但我可以据此例证我的全科。就是这一年的数学课堂,让我充分体会了另一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程序节奏、轻重缓急、针对性、侧重点、环节方略、语言特点诸多方面的特别感觉。回忆起来,别有味道。尤其是朴实厚道循规蹈矩的孩子们的默契配合,让我至今很愿咀嚼那一时段。
学校是山村小学,孩子是真正的山里孩子,那眼神都特别,单纯、渴望、求知、热情,孩子们满身满心都是山里人纯朴特点,谦逊、客气,极有礼貌,当然不乏彼此之间的友爱和互助,站在老师面前时,很像一只乖巧的小猫,低眉顺眼俯首帖耳,谨小慎微唯命是听,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听话的乖孩子。即使有几个淘点儿小气的男孩子偶尔犯个不大的错儿,让你不烦难恼,能轻易原谅,觉得自然正常。那时,一切都不复杂,包括人心人情,同事彼此如是,师生之间亦然。办公室里谈笑风生活泼轻松,教室里学生众星捧月,校园内孩子小鸟依人,时时处处无不温馨。孩子们还偎依跟前,向老师问这问那,也歪头认真介绍泉头故事,老佛顶、南泉子(龙溪泉)、水窟窿(石孔泉)、风拉坡(凤落坡)、啪啦湾(巴家湾)、太平古寨、柿子山、红叶岭、黄石门,小手指着大山更远处说,那里是局子,有个张家泉子、罗家溜子,还有双崮子,讲述时穿插些七零八碎的传说,也有孩子煞有介事地讲解哪里有野生丹参远志柴胡红茜草,也很有经验似的介绍拿山蝎的门道……山里孩子快乐多,我也因此愉悦。
那时的条件真的不好,八十年代初,老师们苦,绝大多数是收入微薄的民办教师,学生也因家庭困顿而普遍境况一般,就是这样的师生,在近乎荒郊野外的学校里,却营造了一个温馨可人的大家庭。尊师爱生,互帮互助,先人后己,蔚然成风。歌声与微笑,团结和友好,是学校生活主题主调。那时,连用水都得去河南山脚,抬来山泉水,很多时候,是老师空堂时间主动抢着去挑水,舍不得孩子稚嫩肩头承载重荷而抬水受累,学生们则回家吃饭后,直接主动结伙抬水送到办公室,为老师分忧。现在想起来,还直为此感动,一直对泉头那些懂事的学生印象极好。
那时,外村老师吃派饭,学生轮流送,我们几个老师每每看到干净饭菜,联想家长刻意提高标准招待老师,就由衷感动,心里总热乎乎的,一边吃饭,一边下着好好教育学生的决心。现在静心回忆,常常想起某一次特殊的午饭,联系到一些令人感动的细节,能串联成长长的相关感人故事。
我往来学校十里地,穿过村子,见过无数热情的笑脸,有些其实并非学生家长,但也言谈举止里浓浓的尊师重教。我也常住校,傍晚时分,有些经过校门口与我偶遇的村民,总驻足郑重拉拉话,好像学校学生教育教学与他们都很相关,他们显得特重视。我的记忆里感觉中,他们人人回回都认真,像是很懂和很想懂教室内外的事。
四年,教过几级学生,吃过许多家庭的饭,感受到孩子们的深情,感激过家长们的热情,熟悉了一整个村子,我仿佛就成了地道泉头人。感情使然。
岁月流水,白驹过隙,一晃过去近四十年,我也到了十分怀旧的年龄,喜欢注视老物件,翻看老照片,回忆老伙计,想念老同事。手头珍存的照片便成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的直观参照,那些黑白照,些许破损变旧,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下就清晰回忆起远逝的人和事。记起我当时的张世良校长许山昌主任,还有李文升老师冯益平老师朱传法老师,以及周国元田玉福孙学田同学,更多的从他们容貌眼神里提取数不胜数的喜怒哀乐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情节,也能对一个个孩子的审视中,从天真无邪的他们身上联系到当年校园里室内外角角落落时时刻刻的故事,甚至依稀看到他们跑跳吵闹,隐约听到他们的歌声笑声叫声读书声和偶尔的哭声。又联想到如今的他们,干部了,专家了,教授了,大款了,大腕了,名医了,各行各业名人了,也遇到耕耘农田的另一些他们,很多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许多电话、微信链接着我们,更多的却相见甚少或者杳无音讯,但照片上的他们都在我眼里在我心中,因为他们的根深扎在泉头,我的情紧系在泉头。这些合影,那所学校,是我们情感的集结地,是深刻的美好记忆。
常常忆起,难以忘怀,遥远过去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那些简单的幸福和单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