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准大学生”处理奖学金的方式让人感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2024-02-04 15:30:08

高考成绩下来有一段时间了,一些成绩优异的准大学生也拿到了奖学金,有人因为父亲拿他的奖学金交大学学费,在网络上公开辱骂父亲。

而有人却拿奖学金给父亲看病,还有女孩考上清华,将10万奖学金捐出,用于帮助那些贫困学生。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帖子火爆全网,这位“准大学生”的言论让我很是震撼,父母这么多年的付出,没有得到子女一丝的感恩,而且还被挂在网上辱骂。

这便是那位“准大学生”发表的言论,我看了感叹不已,一个连父母都不感恩的人,更不会感恩国家。

这位“准大学生”认为,这笔奖学金是他努力得来的,和父母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这位“准大学生”看来,自己的奖学金应该自己处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让父母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丝毫感恩之心。

仅仅是因为父亲用奖学金交学费,这位“准大学生”不到百字的内容中用了两个“好恶心”和一个“贱”字。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再优秀也难以成功。

起初我是这么认为的,看了评论区以后,我才知道这种人到底有多少。

评论区真的让人大开眼见,这只是截了一部分人的评论,有人觉得父母给生活费是理所当然的,32岁了还在要生活费,还要得理直气壮。

还有人称自己“自己家庭条件不算好,但从小被富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富养”变了味。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只要是学生身份,学费和生活费就必须父母出,更有甚者表示,养不起我就不要生我。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1200的补助不够花,从那位“准大学生”的言论来看,交完奖学金后还有剩余,父母都交给了他。

父母的付出成了理所当然,“吸血”吸得理所当然,没有丝毫愧疚之心,甚至有人将自身的不幸归根到父母身上。

“中国式父母”将孩子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让爱变了味,让有些人以为赚钱很容易,甚至大风刮一下就能来钱。

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忘恩负义是必然。

去年有一个留学生在网络上公开辱骂父母,也曾引发热议。

甚至将父母的照片全部发了出来,公开辱骂,父母每月省吃俭用给她一万元生活费,而这位留学生称“饭都吃得不营养,很不均衡。”

乌鸦都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恩,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而这位留学生连一丁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将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这也不能全部归咎于社会和学校,归根结底也有父母的错,太过于宠溺孩子,这是很多家长的特性,把孩子当成宝,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最后害人害己。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长的事情。

黑龙江鹤岗,王琪取得600分好成绩,父亲卧病在床,母亲身体也不太好,她取得奖学金之后,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大学学费,而是父亲的医药费。

王琪的做法令人感动,空闲之余还不忘给母亲按摩,拿到奖学金首先想的是父亲的医药费。

近日,还有一件事冲上了热搜,也是关于奖学金的,福建诏安,一个名叫沈心然的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将自己获得的10.5万奖学金全部捐出。

沈心然父亲曾在自己的短视频账户中说,“我孩子说考上清华虽然是是一份荣耀,但更多的应该是感恩”。

真正的“富养”并不是物质上的富养。

沈心然的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是母亲依旧带着她去做周末义卖,寒假扶贫,暑假做义工,每年带着她回福建老家去看望那些比较困难的家庭的孩子们。

父母用行动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因为孩子看到了别人的困难,所以会感恩自己所拥有的。

古人云: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

大家还记得那个夸美国空气香甜,毫无原则地贬低自己国家的杨舒平嘛。

用着国家的公费留学,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到头来公开贬低自己的国家。

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花费巨资只会培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论,表现着一个人的德行。

前一段时间,一位父亲带孩子去重庆旅游,近40°的高温下,看到一位小哥拉着一平板车矿泉水在艰难地上坡,这位父亲立马过去帮忙在后面推着。

父母的付出比山高,比海深,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不可取,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忘记父母的付出,亦不懂得感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