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仅对幼儿园教育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且对其教育效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目前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甚至对保育员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保姆”的水平,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洗漱。重视“关怀”而忽视“教育”,导致关怀工作难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准。
(一)幼儿园活动应以儿童安全为前提,建立全园(所)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落实预防儿童伤害的各项措施。
(二)托儿所、幼儿园的房屋、场地、家具、教具和生活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四)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幼儿和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5)护士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定期接受儿童伤害预防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做好儿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跌倒、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中毒、动物伤害等伤害。
在传统的幼儿园管理中,保健医生似乎是幼儿园的一项工作。她只负责孩子的晨检、健康体检、膳食分析和评估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看护工作非常重要。保健医生不仅要爱岗敬业,热爱儿童,还要具备相关的保健、保健知识和技能。还要协助领导,指导全体教职工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指导保育员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如果保育员能够充分发挥其岗位职责,担任幼儿园园长,不仅可以丰富保育员的内涵,实现保育员工作由事物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还可以发挥保育员在学前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追求保育工作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必备的医疗技能:基本技能,如掌握测量体温、呼吸、脉搏等体征的知识和技能,晨午检和全天健康体检,体格测量,目视检查,冷热敷,儿童用药,卫生消毒等。二是掌握应对发热、惊厥等常见症状的技能。三是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常见营养性疾病的治疗技能;四、掌握食物中毒、异物吸入等意外伤害的防治技能;五是掌握心肺复苏等现场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