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很多学生都十分憧憬与期待的,因为这是每个孩子从青年迈向成年后,独立生活的第一站。
在大学里,学习不再是学生们的全部,大学中的日常生活及活动等等,都能让学生逐渐与社会接轨,所以,很多人也说过,大学生涯就是个小型社会。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和谐与欢乐的小型社会,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无声的厮杀。
17岁的王晓明今年高考失利了,虽然他的成绩一直不稳定,总是在一本分数线上下游荡,但他从没想到,自己高考也会够不上一本的分数线。
而父母对于他提出的复读要求并不同意,所以最终,王晓明只好到一所二本上大学,但王晓明还是对未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生活。
入学后不久,王晓明的班主任便在班级中公开竞选班长,向来好胜心强的王晓明第一个踊跃报名。
王晓明对于班长的职位志在必得,因为从小到大,颇为自傲的他一直都是班长,而他这次更是自命不凡,很是有优越感,因为他是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了进来,所以他总觉得自己强于同班其他同学。
结果也如他所料的那样,班长一职顺利被他收入囊中,他对班级事务也的确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照理说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班长,在班内应该很受欢迎,即便做不到人人都满意,也该和大家比较处得来,可偏偏他却人缘极为不好。
这主要还是因为王晓明是一个非常自傲,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平时又很爱炫耀、攀比,这样的性格就导致了他并没有太多朋友。
平时班级内有什么活动,其他班的班长都是让大家自愿参加,而王晓明偏要端着班长、领导的架子,强制性要求大家必须参加,不参加的还要给他假条,这样一来,他就能和其他班级、其他专业的人去比较,显得他更有号召力。
在学习上,由于他从前的基础确实还算牢固,学校的学业对于他而言的确不算太难,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王晓明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于是,他便经常和同学炫耀他的成绩优异,不把他人看在眼里。
成绩大概是他唯一能攀比的了,王晓明家境一般,虽然算不得贫困,但家中也不是很富有,比不上同寝室的同学。
现在的男孩子们又都追求名牌鞋,他一向眼红同寝室同学的鞋,但骄傲的自尊心使他总是贬低他们,总是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例如鞋子不是最新款,他买也要买最新款的鞋等等。
后来,学校评定奖学金时,他也因为成绩优异,平时和辅导员、专业老师的关系都走得近,所以,他班级的奖学金人选便选定了他。
王晓明拿到奖学金的第一件事,便又是和同寝室的同学一顿炫耀,又用奖学金买了一双他心仪很久的名牌球鞋,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种高奢消费,但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硬是瞒下父母,给自己打肿脸充胖子。
而同学们对他的这种行径是又鄙夷又嫉妒,鄙夷于他的攀比炫耀心理,嫉妒他的优秀与收获。
就这样,王晓明与同学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不冷不热,时间过去得飞快,属于他们的四年大学时光就这样飞度而去,转眼间他们便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
毕业对于很多同学都是一场未知的冒险,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迎接什么,是忙碌的工作,还是不知结果的漫漫考研路。
但这些事情对于王晓明来说却不足为惧,因为他早已拿到保研名额,成功上岸。
在大家都忙碌的这个节骨眼,不知他这个班长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竟组织同寝室的室友们一起聚餐。
室友们在他极力地邀请下,勉强答应了聚会,他喜笑颜开的样子和其他同学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王晓明以外的几人在饭桌上一直乌云密布,气氛比较低沉,他便在吃饭的期间一直热情地招呼大家,又是斟酒又是敬酒的,好不忙乎。
酒过三巡,喝得酣畅淋漓的他不知是被酒精麻痹了神经还是仍然想炫耀攀比,竟不过脑子地说了句令在场人都十分气愤的话:“看你们都这么忙碌,忙啥的都有,找工作的找工作,准备考研的也一直在备考,不像我,确定保研了以后就是闲人一个,大家实在是很不容易啊。”
这话可以说是在众人的伤口上撒盐,毕竟现场除了他,前途都一片迷茫,本身大家看他喜笑颜开的样子就心存芥蒂,满腹嫉妒,这居然又当着众人面炫耀他保研,不知是真不懂人情世故,还是看不起他们。
这一顿饭除了王晓明一直开开心心的,其他人吃得都没了心情,只想尽快结束这场尴尬的聚会。
饭后,王晓明想着自己是组织者,又是班长领导,便自己先行结账,等大家都散去后,他便把账单发到宿舍群里,要求大家一起A A,但他却没想到居然没人理他。
后来,在他一再催促下,众人才发声,可说出的却尽是嘲讽之词:“以为是你保研所以才请大家吃饭,没钱充什么大款啊。”
“就是,没钱你组织个啥。”
“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学生,不像你年年拿奖学金,我们手里钱都不够花,没钱AA,这次就班长大方点吧。”
BU一个班级里聚集着四面八方的学生,彼此之间性格迥异,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更为复杂,从陌生到熟悉是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学习面对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大家都会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孩子们多多少少都会经历和学会些人情世故。
但实际上,很多人只会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业,对于如何与同学相处等人情世故却做得并不那么理想。
一:炫耀攀比是种极大的危害
每个地方都会有炫耀攀比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还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大多数孩子是攀比学习,攀比成绩,攀比努力程度,这些都是正向的。
正向的攀比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与提升,也会对学习、生活更有动力。
但当他们日渐长大,到了成年之后,再没有经历社会的锤炼,思想并未完全成熟时,攀比的方向又会发生转移,从激励性攀比转变成虚荣性攀比,这就是个极具危害的现象。
过度的炫耀攀比、虚荣会使得人变得欲壑难填,当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攀比心、虚荣心,就会变得吹毛求疵,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更有甚者会放任自己的欲望,做出更加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而这种类型的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无意中伤害到他人而不自知,就会不易融入集体,难以被人接纳,更不易得到幸福。
尤其是一个刚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学生,更应该内敛沉稳,不要盲目与人攀比,懂得节制才能放松自己的心性,豁达地生活才能收获快乐。
二:一个自私自利、善于嫉妒他人的人同样会被人所诟病
有一类人天性自私,对于别人的优秀总是嗤之以鼻,对别人的努力也视而不见,这种人惯来会捧高踩低,也是自私自利的善妒者。
他们对于获得成功的幸运儿总是会抱有一种冷漠、排斥,甚至是怨恨、敌对的心理,这种人大多数都不能容忍别人比他们优秀,也害怕别人得到自己得不到的荣誉、地位等,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希望别人也能做到,这种强烈的妒忌心理使得他们面目全非。
长期的自私自利与强烈嫉妒心,会使这类人无法拥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因为这种性格与心理会令朋友感到不适与恐惧,便不愿与其交往,时间长了就会为其本身营造了不良人际关系的氛围。
只有养成豁达、知足的态度,开阔其胸襟,使生活丰富充盈起来,让嫉妒心理不再滋生,或是化嫉妒为动力,让自身更加优秀,人生才能过得更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