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百年大计。2019年,第四批山东教育援青队伍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三年来,他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支教模式,加大教研力度,搭建鲁青两地交流互动平台,加强受援地人才培养,在助力海北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来自临沂的援青教师庞尔国接过上一任山东援青教师孙守国的接力棒,担任海北州第一中学校长一职。海北州第一中学位于海晏县,海拔高,氧气稀薄,生源质量在全州排名并不高。对于初进学校的5位山东援青教师来说,当地孩子各学科“底子”和山东比起来还是有不少差距,要想把学生的成绩提上来,把学校排名提上来,校长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不可谓不重。庞尔国告诉同事们,“要在短时间内帮孩子们把底子打牢,针对薄弱处下手。”他们克服初来乍到身体上的不适,利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加大补习力度,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各科平均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展开,山东教育援青开始将目光从学生转向当地教师,山东教育援青领队王桂龙说,“当地教师对于教研这方面很少有研究,以前,我们每次过来的援青老师可能最多把自己的力量用在一个班、两个班,做大一些可能会影响部分老师,但是如何将教育援青力量最大化,能够将5个人的力量辐射到全校甚至全州,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海北州支教力量分散、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山东援青开始在海北一中探索开展“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的团队组建模式,从制度规范到具体执行,都有山东援青教师参与进来。2019年开始,“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援青教师“小组团”模式,落实到海北州80%初高中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两翼齐飞”,科学设计、组织落实“双管齐下”,教学、教研“双拳出击”。
庞尔国和当地教师们一起开展班主任沙龙
在海北一中,针对如何提高受援地教师的教研水平,庞尔国想了很多方法,“班主任沙龙”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当地教师并不太能接受,然而,随着每周一节研讨会的展开,在山东几名援青教师们的带领下,班主任们针对班级的管理,学科的重难点,学生的易错点等进行研讨,寻找规律,教师们开始体会到“沙龙”的好处。
庞尔国说,海北一中开始让教师收入与业绩挂钩,按照教师上课时长进行奖励,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研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除了在海北一中,山东教育援青还对海北州、县、校三级研体系进行系统管理,积极对接山东大后方,将山东省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卢巍、优秀教研员成秀“挖”来担任海北州特聘教研顾问,还从山东专门选派两批15名教研员来到海北,在州、县两级教研部门开展工作,同时积极吸纳优秀支教教师,参与到海北州、县、校兼职教研员队伍中,制定州县教研规划,牵头起草州级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和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办法、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论文评选办法等制度文件5个,指导教研活动260余人次,为全州教研发展搭建起“四梁八柱”。
如何让海北州能够和山东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山东教育援青几年来工作的重点。
说起海北州门源县教育资源上的一系列变化,远在山东的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研室主任陈梅感受颇为深切。自2022年开春以来,威海和门源两地通过山东援青投资870万元搭建的“远程智慧援教”平台开展了多次线上教学活动,而陈梅作为威海方面的教研主讲人,多次为门源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小学教师等进行培训,围绕当地教师教研需求,进行教研培训、课程交流。
“远程智慧援教”平台是什么?据王桂龙介绍,平台最开始是山东援青2019年在海北门源县启动的“威海―门源远程智慧援教”的试点工程,将海北州门源全县18个中小学和威海市中小学教育结对,用线上交流的方式将两地教育资源联结起来,教师们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研交流,推动山东与海北结对学校的教师之间,实现同步备课、同步听课、同步评课、同步研课“四同步”,助推教学、教研水平提升,实现山东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三年以来,门源与威海两地的远程智慧援教实现常态化交流,“远程智慧援教”平台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海北全州,通过线上平台,鲁青两地先后开展活动800余次,两地6000多名教师参与到教研交流活动中,使山东老师不到高原也能参与援青支教,海北学子不离家乡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深化交流合作,平台载体是关键。除总投资870万元的“远程智慧援教”线上平台外,山东教育援青还创办鲁青教育论坛,为鲁青两地教师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鼓励四县教育部门和学校轮流承办论坛活动。
2021年初,山东教育援青提供资金支持,以援青教研员为主体创办了《海北教育》季刊,为鲁青两地的教师提供教学和管理经验。“开始大家都不敢投稿,不愿投稿,后来我们把投稿数量和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挂钩,倒逼教师们去学习、去讨论,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效果慢慢起来了。”王桂龙说,现在当地教师们渐渐学会了“从问题中生课题,在教学中做研究”,甚至有些年轻教师提出的亮点值得深挖,大家开始逐步关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教科研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实。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推出具体实践措施。山东教育援青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农牧区孩子。2013年开始,山东援青在威海设立首个海北高中班,2015年新增临沂、聊城、滨州3市高级中学,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把海北州优秀学生送到山东接受优质教育资源。2022年6月下旬,各省高考成绩刚刚出炉后不久,王桂龙就接到来自山东四地市“海北班”的喜报,山东班160名学生全部本科上线,其中滨州班连续五年本科上线率100%。
如今,山东援青4市已经累计接收1200名高中生,已毕业720人,97%的学生考上本科,有两名学生甚至考入清北高校。王桂龙十分感慨,“从无人问津,海北的孩子们不愿离开家乡去山东求学,到打出品牌,人人争上‘海北班’,山东让学生们相信,教育的确能够改变命运,他们凭借优秀的高考成绩,走进了理想的高校,走向更加灿烂的人生。”
此外,山东教育援青协调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高校,在海北州开启高校定向招生计划,在稳定山东农业大学40个本科计划的基础上,又争取到鲁东大学10个定向海北师范类本科计划。如今,通过对口支援的窗口,山东高校已在海北招生430名,有一半以上的海北籍学生从山东高校毕业之后,再次回到家乡奉献力量。
山东智力帮扶的工作成效,还深刻体现在教育与医疗两个领域的联动中。山东援青干部领队赵庆平提出,“以前各行业的支援工作各自为战,我们要将‘教育’与‘医疗’结合起来,开展一些创新性的工作。”
2021年3月,“医教协同・筑梦高原”活动在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成功举行。自此,山东9名援青医疗专家受聘到海北职校,定期到校授课,每周带领职校学生到医院跟岗见习,将山东医疗领域的优势,运用于职业教育工作中。活动开展至今已开展活动52次,有612名职校学生到海北州医院跟岗见习,缓解职业教育优质师资短缺难题,实现“教育+医疗”两个行业“双向奔赴”、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