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孩子为什么更要在“超维度学校”里成长?

2023-09-09 14:56:56

9年前,ALEX和教育行业的朋友聊了各自对中学教育领域的期待,一起构想了一种全面革新的教育服务,以各种软性能力辅导为构架,实现一种多维度的,甚至是游戏式的学生赋能。

他们认为那时彼此对教育的理解都还比较浅薄,例如,没仔细研究过IB体系的纲领,也没了解过美国已在尝试的MASTERY SYSTEM, 连互联网教育圈泛滥的“赋能”二字都不太熟悉。

九年后的某次聚会中,依然在教育行业的他们重提这个多年前的话题:“到底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该如何设计?” 这个重启的讨论在一周之后的一个夜里,出现了模糊的答案——一个关于“超维度学校”的设想。

这些年里我遇到过不少急需帮助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脱不开两个:1. 自信心缺乏 2. 找不到努力的意义

自信心缺乏的孩子多多少少经历过一些没有走出来的挫折,歧视,欺凌,家庭冲突,父母分离,发育迟缓,缺少关注… 不同严重程度带来不同的后果,有的学生在青春期经历了严重的抑郁症,也有的只是在成绩上碰到轻微的障碍。

男孩在青春期时也会有大量自信心波动产生的行为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略年长的男性角色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前进中的安全感。

找不到努力意义的孩子情况各相不同,其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霸”,他们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难以看到明确的目标,难以体验到努力的成果和好处,于是在向前进的过程中反复徘徊。

“我不知道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毕业后那么卷,工资也不高,和去送外卖有什么区别?”一个学生这样问我。事实上,我觉得学生的提问直击问题核心,从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人生的这口大锅他不想背,没有问题。

我认为,学生遇到问题,学校是要背锅的。

今日学校最大的障碍就是,在设计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体系设计者想象出了一堆成功人生必须拥有的能力:领导力,沟通力,探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接着给本来极其有趣的知识套上各种便于标准化的框架:数学,物理,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等。

在任何教育大纲制定者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他们都逃离不了一个毛病,那就是这些学习内容从某种意义上都是由40-50岁中年人“想象”出来的。对一个16岁的孩子而言,什么叫领导力?怎么样才算有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怎么定义?这一切都不明朗。

此时,家长特别热衷买单他们自己同龄人制定的教育目标,于是用各种大道理拍在学生身上,何愁学生不叛逆?

来到知识板块,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原子结构,化学键,有的人感到特别好奇,有的人纯粹为了拿分在努力,还有的人感到极其迷茫,“我为什么要学这些抽象的玩意?这和我的人生到底有什么相关?” 假定有1/3的学生对数学感到发自内心的好奇,那么就还有2/3的学生其实是在用各种理由硬撑着。

我给传统中学下的定义是“单维度”,这个“单”就是因为其教学目标全部来自教育工作者对知识和成长系统的自我理解,以及其衍生出的结果导向体系。一个强调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校会有以下要求:

追根究底,对为什么的回答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循环答案。

传统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工业化的体系,一群学生兴高采烈地围着着一种“不明白”的繁荣付出努力,最后,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在背后悄悄吐槽自己的学校。这就像你在咨询出国留学,走进了某某方这样的机构,一个身着西装,以专业度示人的老师会走出来,拿着一本手册,告诉你,入读美国TOPXX大学,你需要X个条件,然后,我们有XX道专业辅导流程,帮助您走向成功…

想象一下你在扮演HR角色,可能是类似P&G这样巨型跨国企业的HR,也可能是某A轮创业企业的HR,或者你正在寻找商业合伙人,共同搭建一个全新的项目。这时候,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前来共事?你会以什么样的标准去筛选人才?

这问题上我略有些个人体验。我曾作为教育科技企业的部门主管面试过数十个候选人。由于教育行业的属性,我会有一些基本硬性要求:

2.年龄大概在22-40之间,以25-35之间为最佳

3.有工作经验或较为丰富的实习经验

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我会要求面试人完成一些相关性任务,考察某个硬技能,然后在对话中探索面试人的思想状态。这里可能会考察面试人的交流逻辑,人生规划,行业经验,对人性的理解等等。

回到中学教育。一个学生在面对以上面试挑战时,距离他的高中毕业可能只有3-4年时间,而他如何在高中里对以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准备和计划?

我们再看选择创业合伙人。优秀的合伙人可能需要数年的交流,磨合,信任构建和行业观察才能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这种信息如何能让高中学生真正理解?

上面是工作维度,那么我们看一下生活维度。以男性为例,一个高中男生未来的生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作为已经度过青春期的男性,我能随便列举出一堆:

面对男性特征的发育焦虑, 找到对金钱的平衡心态,建立让自己感到满意的社交圈,尝试和异性相处,发展亲密关系,摆脱父母的过度管理,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进行解释…

这些问题中有不少是紧急且重要的,但我们的高中如何帮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呢?据我所知,以及通过我参加的家长会所观察到的信息,这些问题往往会被学校总结为 “家长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保持快乐和自信”。

一瞬间,球被踢到天上去了。很多中国家长本来在教育上就资讯极少,由于学校给出了很多家长以为能达到的空虚承诺,结果疏忽了自身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到最后卡在了更麻烦的问题上。

作为一个升学指导老师,或某种意义上的成长指导老师,我被工作赋予了更多的观察视角,能从更宽阔的维度上来对中学教育进行点评。从我的视角出发,学校不应该以 “教学”为设计初衷,而是应以成长平台的方式出现,将超过原有维度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

“什么是QS排名? 这个排名是怎么排的?为什么会有这些排名?世界上的大型公司优先考虑什么排名的学校?”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些信息学生会在未来的大学申请和就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超维学校里,学生需要不定期访问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学习该行业的信息,然后提交自己的行业观察报告。

在新型学校里,学生不再被要求完成所谓的社会公益时间,他们需要的是每学期递交自己时间分配的计划,并解释自己的选择逻辑,然后复盘上学期的安排是否合理。

在学术领域内,学生将会以项目制形式参与到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在基础理论外,每个人都要参与。以科学课为例,学生可以做实验室创新项目,也可以做科学史报告

在社会责任上,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劳动和扮演管理者角色,在学校获得游戏性的分数,并且根据自身的奉献被安排到不同的课堂座位上。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社会从来就不公平,一个人的位置永远需要他自己去争取。

在我所提出的超维度学校内,一切教育内容的设计都构建在“需要”上。通过不断提醒学生他们所做的一切事物的意义来引导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在年纪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需要了解类似宗教,暴力冲突,诈骗和犯罪等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事物,而这些他们都必须以体验的方式完成。

过去的十几年间,很多“革命性”的教育想法被提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ALEX却认为,教育的革新一定是渐进的,就如同互联网可以改变学生上课的位置,但改变不了知识获取的本质那样。

“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必然面对竞争,淘汰和内卷,而作为人类,我们在科技没有将世界升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全自我超越的。”在他看来,我们需要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去面对现实的挑战,而不是在固有的概念框架下不断给老师穿上更豪华的西装来彰显他们的不凡。

“超维学校本质来自于我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对工作做的某些总结。”ALEX说,学校应该由带有规划意识的导师来定义,而不是由课程教师来设计。“同时我也可以很负责地说,在新型的超维学校里,没有一个孩子会被放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