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粉”的情感依赖,游走于真挚而敏感的地带

2023-09-14 15:00:30

「某种意义上,这种对老师的情感依赖正是因为年少而真挚,也因为不成熟而越界。」

“我羡慕你现在的学生,就像羡慕曾经的自己。”

“明明知道只是你万千桃李的一朵,却还是幻想成为开得最灿烂的那个。”

类似的文案出自于社交媒体中名为“师生粉”的TAG之下,表达的是学生对某位老师的喜爱之情。然而,在不明所以的旁观者眼中却颇有一番“矫情文学”的韵味。

师生粉,不同于师生恋,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某位老师持有粉丝视角的学生群体。它早在2020年就已经成为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中具有特定意义的话题词条,并且在互联网场域中形成了特有的社群圈层。

近日,小红书一则老师视角的分享帖“我的学生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引发了一定范围的热议,“师生粉”这一群体亦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在这则帖子中,身为老师的博主分享了他与一位学生之间的聊天记录,表示自己为学生语义模糊的言论而困惑,也因为学生过度打探自己的隐私而恼火,一度怀疑学生有心理问题。

评论区的网友则猜测这位学生就是所谓的“师生粉”,关于该群体的质疑和非议也油然而生。

实际上,“师生粉”的概念和群体定位一直争议不断,它既蕴含了中二、情感充沛的青春期特征,又因师生关系的敏感性而如履薄冰,甚至在圈层内部也未达成严格意义上的共识。

倘若细细深究,也许争议的不只是师生粉们对老师的喜爱表达是否妥帖、恰当,而是当师生情谊衍生出粉丝属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份真挚却敏感的情感呢?

在大众的眼中,师生之情不一定是张桂梅之于华坪女高的现世“神话”,也不一定会有倾其一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承之力,但可以想象的是,人们所认可的师生情谊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具有等级秩序的。老师可以如朋友般亲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权威的象征。

尤其是在涉及到学校场域中的秩序、规则时,学生通常只能表现出服从。由此,师生之间往往会存在较为明确的距离感,而这也是对老师职业规范的要求。

然而,师生粉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师生关系中的俯仰姿态。TA们会主动和老师聊天,直白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爱,并试图将师生关系延续到课堂以外的天地,似乎真的成为了老师的现实“粉丝”。

从学生视角出发,学生时代对某位老师怀有特别的好感与喜爱实为常见。不难理解,师生粉对老师的感情建立在喜爱、感激与尊敬的基础之上,通常在现实生活中真切地受惠于老师,并希望同老师建立更为密切、持久的关系联结。

但问题在于,部分师生粉过于直白、亲密的情感表达让人产生了越界的不适之感。

在一些社交媒体分享中,师生粉会刻意强调老师对自己的“偏爱”,因为自己之于老师的特殊性而沾沾自喜。又或是过于关注老师的回复,一句“晚安”、一次不回复消息都能强烈地牵动情绪。

更有甚者,对老师私生活的关心与介入已经造成了困扰,却还深陷关系的想象中无法自拔。

至此,如果说师生粉的出现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种再定义,蕴含了真切的师生情谊,那么群体之间的分化则让师生关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尽管存在部分行为越轨的师生粉,但无法否认的是,年少时为自己搭建起一方庇护的老师、堆砌起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的老师,对这些学生而言是很难能被代替的存在。

倘若观看社交平台中师生粉的分享,也不难发现TA们会将喜爱的老师视作自己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在课程成绩上获得卓有成效的提升。

某种意义上,这种对老师的情感依赖正是因为年少而真挚,也因为不成熟而越界。

从个体的生命周期出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加局限在特定的时空中,对其而言,情感的寄身之处往往会集中到身边人之上。

青春期的学生在认知的局限和情感的充沛之间不断拉扯自我,他们渴望得到认可、鼓励和偏爱,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储备、阅历和行为处事的差异在无形中构建了美好的滤镜。

然而,老师在工作场域中表现出的身份角色可能只是自我的一部分,师生粉在尚未了解老师全貌的情况下往往产生的只是一种理想形象的投射。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天然不对称,才让这份本就不对等的依恋关系更为敏感,而诸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在中学时代的遭遇让人们对师生关系更多了一层审慎。

实际上,青少年很难对关系的本质作出清晰而理性的判断,师生粉的情感表达也极有可能是单向、不对称的。

倘若从老师们的处境出发,这种强烈的情感依赖很有可能会形成职业生涯中的莫大负担,而关系界定与平衡的责任却又往往会转嫁到老师身上。豆瓣“教师小组”的老师们就曾讨论过由此带来的困扰。

很多时候,老师们并不能为师生粉提供理想中的反馈与回应,于是这更像是一场独角戏,尚且年少的学生们深陷其中,为自己编织了一架幻想的牢笼。

在近期引发热议的那则小红书帖子之下,网友们对“师生粉”这一群体表达了疑惑和不解,如同粉丝一般的狂热让旁观者不禁产生了“疯魔”的评价。

达成一致的是,应当对行为逾矩的师生粉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纠正,使其正视师生关系并重建对老师的尊重。

以历史维度回望过去,总有一些共性超越了代际差异,表现出青春期同样的迷茫、反叛和幻想。

90后在回顾QQ空间时会为自己年少中二的发言而尴尬,70后也会在留存的日记中寻找到同样稚嫩的文字。被诟病的矫情表达似乎从未缺席,只是承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青春期少年本就因认知的局限性存在行为上的模仿,互联网场域无疑强化了这一联结,让同一圈层更加聚集,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愈发表现出强大而无穷的态势。

自然,师生粉尚且还不能称得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亚文化,但我们不难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看到#师生粉词条下的文案分享、自身经历分享和共鸣需求。

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师生粉在陌生人之间寻找到情感共鸣,并迅速建立起边界较为明确的社群。对这些青少年而言,暗流涌动的是对自我认同的探寻,以及对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师生粉的圈层内部,这些青少年们有意识地对师生粉和师生恋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实际上,在心理学看来,青少年尚未形成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对他们而言,这往往是一个跨越时间维度的历程,并因生活经验的增加而趋于完善。

就目前社交网络中的师生粉而言,更多表现为未成年女生对女性老师的喜爱。她们对不同维度的亲密关系怀有天真烂漫的想象,对女性老师产生了理想自我的投射,进而表现出深层的情感依赖。

我们作为更成熟的大人,不妨为尚且年轻的青少年们留有几分余地。

电影《死亡诗社》的结尾,学生们自发站立于课桌之上,对着即将离别的老师说出那句“CAPTION, OH CAPTION”,这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成长和师生情谊深化之后的真情流露。

令大众担忧的“师生粉”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可能也是一种原始的真情流露。

至于在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何以自持,或许也需要时间的魔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