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在香港工作过两年,最交心的几个朋友里有两个港人,现在还有一帮香港的同事。所以在香港的真实生活这个问题上比较有发言权。
香港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898年,五十多年间在英国政府坚船利炮之下,香港被分批次割让出去。最初的所谓港人极少,香港本就是个码头,英国人看上她是因为香港便利的港口条件。
如果你遇到一个香港人,问问他的祖籍,不用多问,90%的香港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大陆人,以两广、潮汕的居多。
如果诸位有谁去过香港,真的是会被这个城市设计之精巧,运作之高效所折服。香港面积约1000多平方公里,为上海的1/6,北京的1/10. 如果刨去人烟比较稀少的新界,而只算九龙和港岛的话,那香港的人口密度,几乎是我们觉得拥挤不堪的北京和上海的3-4倍。
然而你去到香港,却并没有发现城市职能因为过多的人口压力而比北京上海差。交通拥堵现象比北京少很多,打车也很方便,四通八达的地铁几乎触及城市每一个角落。
香港的地铁设计非常精巧,每个地铁站几乎都通到一个地区的中心商场底下,以至于人们在香港这个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多雨城市里,几乎没有带伞出门的习惯,因为一个人出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有空调的室内行走,从城市的一端,到城市的另一端。
香港城的建造难度和交通管理难度远高于京沪,为何?因为香港都是山地,坐车上像坐过山车一样。我知道每个城市都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自己的交通恶劣状况开脱,但是如果大陆的交通局首脑可以去观摩下香港的交通道路设计的话,也许可以获益良多吧。
香港城市职能高的地方远不止交通,人们生活购物也极为方便,小吃店,便利店,菜场,随处可及,并没有因为近在咫尺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就失去了拥趸。
更让大陆人觉得可叹的地方是,香港人均收入和伦敦持平的地方,税收却是很低,日常生活消费也很低。小吃店的价格和京沪几乎持平。
香港唯一不尽人意的地方是其人均居住面积极小,租金极贵。但是香港很少有空置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而言,我觉得香港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做到了极致。
我呆过新加坡,上海,北京,多伦多,纽约,就中国的生活工作综合来考量,我给香港最高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