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张雪:孤独的雪花渴望融化在春天里

2023-11-14 14:11:11

“小雪,妈妈爱你。”这是母亲和年仅7岁的张雪说的最后一句话。15岁那年冬天,没等到她贴上春联和门神,卧病在床的父亲也离他而去。从那天起,她成了一名孤儿。

在吉林省政府的帮助下,张雪来到了孤儿学校。此后,她便在这片土地扎根、发芽。

刚到孤儿院的张雪沉默寡言,老师们的关心和集体生活使她逐渐变成了一个温暖、开朗的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怀感恩的她总想为帮助过她的人做些什么,可那时太小,能做的又太少。

时间拨回到2004年,19岁的张雪青春洋溢,落落大方。看着学校播放的征兵宣传片里为了人民群众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身影,这一幕幕感人的情节,点燃了她心中的“星星之火”。张雪跑着来到何老师办公室,“何老师,我想去当兵!我要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张雪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去吧,孩子。”老师何金铃沉默了一会儿和她说道。

到部队前,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张雪种下了一棵柳树,老师说,古人临别赠柳,表示不舍与祝福,今天我们为你种下这棵载满祝福的柳树,希望你入伍后,要坚强、勇敢。张雪温暖地笑了。就这样,她带着大家的祝福,作为学校首批女兵扬帆起航,来到了格尔木,这个被国家划定的特别艰苦四类地区,高寒缺氧,气候恶劣。

张雪入伍后成为了一名话务女兵,普通话是她过的第一关。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口音很重,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她每天练习2个小时发音,敲1小时的文字。练到嗓子红肿发炎,胳膊抬不起来,但她仍咬牙坚持。

为了缩小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她争分夺秒学理论,提前1小时起床,晚2个小时睡觉,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近30万字通信专业书籍,学习笔记达8万余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她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一举夺魁,同年获得了她的第1个三等功。

“自己一个人好不算好,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要一起进步。”这句话是成为班长后的张雪,在班里讲的第一句话。从此她带领全班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素质,样样得第一,因此,她也迎来了个人的第2个三等功,并被保送至军校学习。

毕业时,张雪重新回到高原,那个她苦苦挂念的家。要说张雪完全体会不到环境的艰苦那也是假的,她只是对这里有说不出、道不完的感情,战友脸上的那一抹高原红和昆仑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始终在她心中萦绕,只有在这里,她那颗感恩的心才得以踏实。

2012年,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作为排长的张雪再次成为“神话”。谁都没想到,如此高难度的考试,她们排全员满分,排进第一。这一次,张雪迎来了成为军官后的第1个二等功。

在这之后,张雪成为了保障重大任务的“专业户”,在数次重大任务中,零差错、零失误,完美完成。2013年年底,张雪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誉。

2020年,由于部队转型发展需要,张雪结束了长达15年的话务员工作,转型成为了一名有线通信工程师。虽然岗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张雪那奋发向上的品格没有发生改变。她积极学习专业技术,同样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任务。

业务上,张雪站排头、当标兵;生活上,张雪和战士同吃同住。有人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以情带兵。

苦地方、险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这句话用在张雪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入伍18年来,她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在雪域高原上度过。

虽然这里环境艰苦、生活单调,也曾彷徨过,但是她用“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意志在这里扎下根来,成了家,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有了一个幸福的家。这朵“格桑花”用自己普通又顽强的“生命力”在高原绽放。

休假时,张雪回到孤儿院,看到曾经种下的柳树已枝繁叶茂,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打闹,柳树就好像一把大伞保护着孩子们,而她也在高原守护着身后的他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