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2022|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李思奇:用自强拥抱青春

2024-02-14 14:49:27

“我只想自强不息,学好本领,成为时代好少年,等长大了用我的所学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回报社会!”这是就读于东莞市南城阳光小学的李思奇结合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篇感恩社会、回馈时代的文章。凭借这篇文章,他在2021年广东省少年儿童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李思奇的父母是残疾人,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三岁时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他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与病魔作斗争,坚持不懈书写着生命的精彩。

“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李思奇出生看似是不幸的。父母是残疾人,自幼只能跟着年长的爷爷奶奶生活。三岁时被查出白血病,在爷爷奶奶的陪护下,他在医院整整呆了365天,昂贵的费用也使得家里一贫如洗。面对如此困境,他丝毫没有自卑没有放弃,一直保持着坚强的性格和乐观开朗、好学上进的心态,对长辈们都很尊重很孝顺,被家人们视为“掌中宝”。

随着身体逐渐康复,6岁时思奇可以像适龄孩子一样去学校上课,在课室里聆听老师教导、学习文化知识,下课后在操场驰骋,与同学们一起打球、追逐玩耍……直到2020年的端午节,白血病复发的噩耗打破了这个家7年的安宁。

生病后,伴随思奇的是无止尽的抽血、输液、吃药......即使身体遭受着巨大的病痛,但是在治疗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几乎每天都坚持上网课,根据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作业,没有落任何功课。问及李思奇在住院期间最大的愿望时,他不假思索地说道:“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将来有能力一定要回报帮助过我、关爱过我的人”

“思奇,今年的足球比赛我们班获得了年级冠军!你要快点好起来!明年的篮球比赛我们也争取拿冠军!”“学校开辟的劳动基地里种了很多蔬菜呢,你要快点来一起劳动哦!”“思奇,我们都很想你,祝你早日康复!”……这是李思奇在住院期间同学们写给他的信,每当因为药物反应痛不欲生时,他都会翻看这些日常且真挚的信件,这也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照亮无数个被病痛折磨的夜晚。

自打思奇住院起,除了病痛的折磨,治疗方案、骨髓配型、治疗费用这些难题接踵而来。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的梁校长得知消息后,立刻组织学校进行募捐。十元、百元、千元……老师、学生、家长们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顺利解决了思奇初期的医疗费,也给思奇带来了生的希望。

后来有人问他:“你病得如此严重,为什么还那么努力学习呢?”李思奇坚定地回答:“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我才有能力回报帮助过我、关爱过我的人。”

在与病魔抗争的260天里,从未停止写作

李思奇热爱写作,在那段近乎黑暗的日子里,文学写作是照进他生活的一束光。

从2020年端午节发病到正式出院,李思奇的治疗经历了整整260天,在此期间,他从未停止写作。右手因输液无法执笔,他就试着用左手慢慢写;身体虚弱没有力气写字,他就用语音输入法将心中的故事转译成文字。他将写好的作文发给语文老师贺玉玲指导,贺老师每次都通过语音或视频耐心地指导他修改。住院的半年多里,他写了数十篇作文,贺老师帮他投稿后,有十篇发表在《学习报》《作文周刊》《小学生作文》等各大报刊。

根据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写下的文章《我用自强拥抱青春》获奖后,李思奇大受鼓舞,不仅让他懂得了努力的重要性,也激励他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更积极地对抗病魔。据悉,他已经通过写作获得过第二届“快乐读写杯”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小学生作文》“第九届微作文挑战赛”一等奖等,是名副其实的“小作家”。

顺利做完骨髓移植手术,李思奇如愿回到了梦寐以求的课堂。人生已经重新起航,李思奇将带着对社会的感恩与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展翅高飞。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