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孩子中考失败,母亲怒撕满墙的奖状,宣称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去打工。对于这件事,网友议论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母亲太过苛刻,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对孩子的未来绝望。
确实,在当下提倡鼓励教育的氛围下,这位母亲的行为势必会极大的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谁又能够理解这位母亲的绝望。
在国内的很多三四线城市里,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教学成果差距非常大,这主要由于学习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配备以及教学理念的差距。
首先是学习环境的差距,考不上重点高中是有原因的,不能都归结为临场失利,更多地是缺乏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自律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时期,在一群喧嚣的噪音中,怎样期待孩子能够孤独的坚持学习,恐怕很多家长都没有这个自信。
其次是师资力量的差距,这个差距也是绝对的差距,在一所城市所有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重点高中,所有的待遇也倾向于重点高中,期待在普通高中能够得到高质量教学的想法,估计会强人所难。
第三是教学设施配置的差距,当下这个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关键的差距在于能否有效使用,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案例数不胜数。
最后就是教学理念的差距,以北方一个重工业四线城市为例,有一普通高中校长调任重点高中任校长,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家长的一再要求下,才勉强成立了实验班,将成绩好的学生集中教学,但是也不知道如何配备师资,如何要求老师,最终导致实验班形同虚设,结果当年高考成绩一塌糊涂,家长怨声载道。
当然,考不上重点高中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考不上好的大学,但是普通高中在高考的优势上不足百分之一,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很多孩子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哪个家长能够有信心保证孩子在一个喧闹的学习环境中,还能够处于那百分之一的行列中。
尽管满屏的心灵鸡汤,都无法否认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不能够进入重点高中,意味着对于高考的期望将大幅降低,对未来的期望更加迷茫。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家长追求学区房,看重学校名次,是有极其现实的原因,学习阶段就是在为未来寻求捷径,而这个捷径所带来的优势,是很多日后努力难以弥补的。家长作为过来人,历经现实的残酷,绝对不希望孩子输在这个捷径上。
当下大学生很多,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如果毕业当年找不到工作,那么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一些大学毕业生不得已进入技校重新学习技能,在这种现实的就业压力下,与其再用七年来赌未来就业,不如直接去念技校,争取提前就业的机会,这也是一些家长无奈的选择。
无论如何粉饰,现实都是残酷的,面对别人的未来,可以尽情灌输心灵鸡汤,但是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切身实地的想一想,估计还得给予更多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