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涵的留学生活有些不同,首尔疫情最严重时,父母担忧、朋友牵挂,她在无奈之下选择了休学……
留学生活变成远程上课,迷茫成了主色调,“这次留学对我的未来是否有帮助?留学的意义又是什么?”
21岁的静涵,舞龄却有9年。炫酷的舞台、摇曳的灯光:时尚的外形……自小学舞蹈的她,总喜欢看舞蹈节目。
静涵看的不仅仅是漂亮的舞姿,她觉得舞蹈背后,其实可以融入许多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她有了去韩国留学的想法,她想学习更多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探索舞蹈背后更深层次含义,呈现出更好的舞蹈效果。
但16岁时,高中就读于中韩班的静涵,面对即将到来的留学路,却感到了迷茫。
“我当时整个人是很慌张的,虽然从小就有留学梦,但第一次真正远离家乡,不清楚自己一个人去海外会遇到什么,也不清楚这次留学对我是否会有很大的帮助。”
迷茫中,正逢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大火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书中的话对静涵影响颇深:
“教育是一把打开了人们生命中一道道大门的金钥匙。当你以教育为翼、像鸟儿一样纵情飞翔,终将会抵达属于自己的山巅。”
女主为了追求学识、让自己的见识更广阔,冲破了原生家庭的束缚和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孤身一人选择去远方留学。
通过不懈的努力,用10年的时间,从一个未曾上过学的女孩最终成功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的博士学位。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到底该怎么活。”
女主的勇气和蜕变对静涵的影响特别大:“我开始从害怕、慌张的心情转变成期待留学生活。”
这本书让她拥有了对于学习和教育的追求,让她产生了去看世界的欲望,更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梦想。
2016年《爱乐之城》热播,这是静涵最喜欢的歌舞片。男女主人公在洛杉矶坎坷的追梦路上,相遇相知、相互鼓励、成就彼此的故事让静涵很是感动。
男主饰演的爵士钢琴师,对艺术有着近乎洁癖的追求。但他在被老板扫地出门面对家人的白眼时,却还在鼓励试镜屡屡碰壁的女主,“你不只是一个演员而已,你可以写属于自己的角色,根本不需要试镜。”
剧中男女主人公即使经历艺术与商业、梦想与现实间的博弈,也始终不放弃梦想,激励了静涵勇敢追梦。
而电影中几段美好得不可方物的舞蹈片段,尤其是他们在天文馆浩瀚的星空中翩然共舞的画面,也加深了静涵对舞蹈的热爱。
“原来舞蹈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可以让舞姿锦上添花。”
探索舞蹈更美表现形式的夙愿,让17岁的静涵,从江西出发,坐上远航的飞机,来到千里外的韩国汉阳大学,开启了留学路。
但第一次留学的静涵,面对陌生的城市首尔,一个人找房子,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书,远离家乡、缺少陪伴的她倍感孤单。
大一时,静涵在一次小组讨论中遭到了教授的严厉批评。
可韩语还不够熟练的静涵在跟教授对话时,却不小心忘记加敬语。静涵刚说完,教授的脸瞬间变了,他的神情从温和变成面无表情。
“我马上慌张起来,瞬间愣住了,但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要加敬语这个大问题。”
教授停顿一会后,并没有对课题进行评价,而是很严厉地跟静涵讲了在韩国加敬语的重要性。静涵谨记在心,此后更加认真学习韩语,也更加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偏偏静涵又是那么要强,她总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成绩,不负当年的留学选择,因此对自己更是高标准、严要求。
最难熬的还是期末考期间,她被分到跟韩国人一起合作写策划案作业。
虽然学了多年韩语,但静涵跟一群韩国人一起讨论还是有些困难,小组讨论有时甚至要熬夜到凌晨4-5点,而她为了不拖整体进度,常在讨论结束后,再根据录音整理笔记、以防有所疏漏。
为了更好的成绩,她常常需要比韩国人多花几倍努力,但她从不抱怨也不怕吃苦,而是为了目标就坚定不移地去达成。
大二时,韩国发生疫情,首尔几乎每个人都在担心是否有会被感染的风险。静涵的父母担心女儿安危,经常打来一个个视频电话,希望她可以回国暂避疫情。
静涵再三考虑,最终回到了国内上课。那段时间是难熬的,她也有深夜迷茫的时刻:“幻想美好的海外生活却变成隔离在家上网课,这样的留学到底值不值?”
烦闷的居家生活让静涵开始了健身运动,“虽然没有运动氛围,但我还是能靠自制力坚持下去。”
有一次,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学街舞,姐妹们穿着好看的服装一起跳舞,这让静涵特别心动,在这样的契机下点燃了她重拾舞蹈的想法。
其实,静涵在去上舞蹈课前十分纠结,甚至有些害怕和担心。“如果所有人都有基础,像我没有街舞基础,去了岂不是很尴尬。”
虽然静涵的律动感很不错的,但跳街舞需要掌控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力量感,“这就是我跳街舞的最大弱点。”静涵说。
努力的静涵打动了很多可爱的舞伴,“每个小伙伴对我都很好,她们帮我赶上了舞蹈班的进度,她们每个人都很积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