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各个省份陆续公布了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结果。网络上,一如既往地有媒体报道“某贫困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新闻,而评论区中,“寒门贵子”的话题始终作为常客出现。
近几年来,“寒门难出贵子”似乎成了一个众所皆知的事实。更确切地说,当前的教育模式好像变成了一种“花的钱越多,获得的教育资源越好,孩子的成绩越高,考取的大学越好”的氪金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贫穷家庭的孩子似乎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去年,为了缓解教育领域内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但即使减轻了孩子的作业和学习负担,由于高考而产生的压力也并不能减轻多少。对于一些贫穷家庭的孩子而言,自己成绩不好,父母可能只能安慰一句:“没办法,咱不是读书的料。”勤奋、天赋,或者说是不是“读书的料”成了他们能否考上好大学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外力支持。
贫穷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差距。优质中学往往意味着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这也让他们的学生有更多考取好成绩的条件。因此一些富裕的家庭会花几百万去买一套学区房,只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而贫困家庭可能只能选择就近入学或者挑选学费便宜的学校。
类似的事情不仅在学区房中体现出来。市区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该市的其他地区发达,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机会进入市区的学校读书。前几天,老家中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刚得知自己的中考成绩。他想报考当地市区的两所学校,但都达不到分数线。他需要达到七百多分才能进入这两所学校,而市区的孩子只需要五百多分就可以报考。如果他想进入其他教育资源较好的民办学校,则需要每学期花费上万元。这对贫困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想考好的公办学校,但在当地分数高,想报好的民办学校,但价格贵――这样的困境不知发生在多少个类似的家庭中。
随着高考的改革,高考的出题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依靠死读书就能获取高分的时代已经远去。优秀高中的老师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更好的教学条件,他们能够迅速地适应新的高考模式,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而普通高中的教师未必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说,贫穷的学生能靠自己的刻苦学习换取一点优势,那么现在这种优势可能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教学环境之间学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可想而知。
贫富差距对成绩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学校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外,还体现在家庭内部的支持之中。中产阶层对于阶层地位的传承颇为重视,有的中产阶层家庭会不懈余力地培养孩子,给他们报这个班,上那个课,只为让他们的孩子拉开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而许多收入条件较差的家庭对孩子成绩的支持力度可能没有中产家庭那么高。他们无法为孩子投入太多的资源,甚至有很多家庭需要靠国家的助学政策才能让孩子顺利上学。
如果把高考当做改命的机会,那么这些家庭的孩子可能仅有一次机会。高考失利复读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也意味着晚工作一年。而且即使复读,下一次高考的成绩也是一个未知数。越是底层的家庭,试错成本越高,试错机会越少。因此那些不被视为读书料的贫穷孩子,他们可能等不到自己“大器晚成”的一天――他们的家长不愿或者支持不了他们复读的费用。这意味着他们一旦高考失利,就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了。
经济收入不仅影响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影响孩子自身思维和见识。在家境贫寒的孩子与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知沟”。富裕的家庭能够让他们的孩子拥有更多学习课外知识的机会。他们能够参加夏令营,能够便捷地去博物馆、游乐园,去世界各地观看美好的风景,而不是一下课就得帮着家里人干活。他们可以学习舞蹈、乐器、演讲,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这让他们拥有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见识。
见识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还体现在学习上。曾听过一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说:“进入大城市读书后,发现很多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懂得好多新奇的知识。他们拥有着自己不敢想象的消费观和见识。他们在学习上会购买各种各样的道具,知道如何便捷地获得学习资源,而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除了上面指出的种种不利因素外,贫穷家庭的孩子想考名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这里不一一列举。这不由得让人追问:需要疯狂氪金的教育模式下,贫穷家庭的学生还能有好的出路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美好。每当刷到那些“寒门出贵子”的新闻,我总是在想:我们可以赞美那些家境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名校的孩子,但在其背后“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现实是不能被忽视的。
现在,一些地区提出的“教师轮岗制度”可以视为向教育资源均衡化迈出的一步,但这一步还远远不够。虽然改变这一现象无疑是困难的,但如果我们不想见到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最好还是对此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