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儒(1896-1990),字玉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二十五日出生在黔兴里南街(今黔西市清毕路与县城南路交汇处)的一户书香人家。其父熊朝滨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进士,官至四川省兴全县知州,民国四年(1915)弃官回贵州,任贵山书院副院长,参与编修《贵州通志》,晚年回乡在县城东郊创办印山书院(今黔西市水西广场处),常与诗友聚会吟唱。
熊绍儒聪慧敏捷,读书过目不忘。五岁时在县城中街黎斗恒(革命烈士黎又霖父亲)家私塾馆就读,因其勤奋学习、遵守规矩,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他于1912 年到贵阳就读省立模范小学,1916年进模范中学学习,1921年中学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学习。
国立东南大学是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当时中国长江以南唯一的国立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时称“北有北大、南有东大”)。该校由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等人联合创建,在中国大学中最早设立了生物系(郭秉志任教)、地学系(竺可桢任教)、数学系(熊庆来任教)。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并入后,国立东南大学设置5科28系,学科之齐全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当时中国东南地区的最高学府,堪称当时中国综合性大学之典范。国立东南大学坚持兼容并包,推行民主治校,实施“三育并举”,倡导“四个平衡”,一时俊彦云集、校誉日隆。国立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字校训可概括为“四立”:立德、立业、立信、立境,即完善自我以立德、服务人类以立业、坚持真理以立信、追求卓越以立境。
郭秉文提出了以诚为训、以德为高、“德、智、体”三育并举的育人目标。“三育并举”是国立东南大学的一个育人指导思想,即育人的理念和目标。这一思想以培养学生完善人格为办学标准,要求全体师生均须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健体、以诚处世、以诚待人。郭秉文对“德、智、体”的标准、实施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也吸取了欧美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在1924年所撰的《中国的商科教育》一文中,郭秉文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发展商科教育的主张。他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医治学校民族的伤口,而只有工业、商业和教育,才有可能为解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铺平道路”。他认为,“社会非常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育机构,来致力于培养一大批不仅具有商业知识和技能,还有组织能力和领导素质的学生”。由此,他在学科设置上,主张文理并重、学术并举;在办学宗旨上,强调面向实际、服务社会;在学术视野上,倡导面向世界、促进交流。他因此提出了通才与专才、人文与科学、师资与设备、国内与国际“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突出反映了郭秉文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组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并把国立东南大学办成当时中国唯一的综合大学的办学理念。郭秉文的办学方针则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字,他认为,“《大学》里‘平天下’的‘平’字,乃是治学治事最好的座右铭”。毫无疑问,“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不仅对于今天综合大学的建设依然适用,而且对于非综合大学的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在国立东南大学学习毕业后,1924 年熊绍儒回到家乡,任黔西县劝学所所长。劝学所为官署名,是清末地方推广教育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各府、厅、州、县均置,设视学一人,兼充学务总董(理),由提学使委派充任。选本籍绅衿若干充任劝学员,负责遵照奏定学堂章程,劝办小学,以逐渐推广普及教育。宣统二年(1910)改为府、厅、州、县长官办理学务之辅佐机构,设劝学长一人,兼充县视学。劝学即勉励人学习,《左传·闵公二年》曰:“敬教劝学,授方任能。” 孔颖达疏:“劝民学问。”《史记·儒林列传序》曰:“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劝学所在民国初年被废除,1915年复设,惟章程有修改,1922年改为教育局。在任劝学所所长期间,熊绍儒联合县城有名士绅创办了黔西县第一所男生小学,并亲自兼任校长。
1925年,熊绍儒受贵州省教育厅聘任贵阳男师和一中教员,1926年任省教育厅科员。当时的黔西人民贫困、教育落后,他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多次向黔西县长、地方知名人士和省教育厅提出创办黔西初级中学的建议,几经周折,省政府于1926年9月30日批准开办黔西县立初级中学,委任熊绍儒为首任校长。创办之初,黔西县立初级中学仅有学生90名,分男两班、女一班。因经费不足,他便带部分学生到米市坝帮“打斗”(当时市场卖米不是用秤称按斤两计价,而是用升和斗量),获取工钱弥补办学。在参加社会活动中,他还积极宣传和提倡文明结婚、废除新娘坐花轿和大宴宾客等旧俗。
1928年,省政府调他任省立贵州大学学监,兼教伦理学和统计学。1930年调任教育厅科长,1933年调任甘肃省固原县府建设科科长,后调任南京市政府秘书处编译股主任科员。1936年,他回任贵州省教育厅科长后,积极为家乡教育事业说话,1938年省教育厅将黔西初级中学改为省立黔西中学(后改为黔西第一中学),校址在黔西老城中心大府坝左侧(今黔西二中处)。他还为省立黔西中学募捐得一批图书,请博学有识之士商议制定校训、校风、校歌。国立黔西中学的校训为“明德正行、精微致远”,校风为“敬业、严谨、博学”,校歌歌词为:“梅花开罢海棠香,桃李春风华满堂。印社狮山,拥书万卷。群英翠拔,矞矞皇皇。从来匹夫天下共兴亡!况值国家多难,正好兴邦,积储栋梁。”黔西中学优良的学风和光荣的传统代代相传,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成绩斐然,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1940年初,熊绍儒调任务川县长,上任后重视该地教育事业,邀集士绅商议办学。1940年春,他用县城文庙作校舍在罗峰书院旧址创建国民学校,名为罗峰中学,同年9月亲自到省教育厅办理手续,经民国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命名为“务川县初级中学”并任命熊绍儒为校长。1943年至1944年,他调任甘肃省民政厅科长。1946年秋,他回贵州任省立清镇中学校长,选聘优秀教师执教,提高教学质量,邻地学子到清镇中学读书者大增。次年,清镇中学增办两年制简易师范班,又办附属完小供师范生实习,为当地培养了师资队伍。在清镇中学期间,他除了搞好教学工作外,还参加了一些社会进步活动。1947年秋学校在欢送应届毕业生时演出进步话剧,县警察到场捣乱且抓走3名学生。他支持同学们集队找警察局长和县长说理,又电请省里派人查处,终于迫使县长释放所抓学生、向校方道歉、表态撤警察局长的职。学校里有进步教师和学生数人,他在工作中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为之作掩护,为前任校长密藏《资本论》和进步书刊。1949年清镇解放时,他配合接管人员保护学校资产和县政府物资,协助解放军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安定民心。
新中国成立后,熊绍儒留在清镇中学任教,1951年调任贵阳专署文教科视导员。贵阳专署迁贵定后,他受派筹建贵定师范学校并留校任教。1957年他已逾花甲,本可退体,但他认为自己身体可以再为学较出力,便改做学校图书、邮件管理工作。他不论担任何职,都和善待人、积极工作,1981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和当选为贵定县政协第一届政协委员,参与政协活动中尽义务为政协委员修改诗文稿,回忆和查阅资料写出两万多字的《解放前贵州教育见闻》(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13辑)。他参观敬老院后作诗曰:“鳏寡孤独各所得,千载传诵徒空谈。而今敬老建新院,另有孤儿入芳园。党群关系真备至,今昔暖冷已昭然。我亦古稀休言老,步公后尘乐晚年。”他老而乐观,在八旬寿辰时作诗抒怀:“谁谓七十古来稀,而今八旬何足奇。社会新制泽老弱,便到百年也可期。”1977年退体后,熊绍儒仍为学校奉献余热,不取报酬担任校办工厂的会计兼保管员近两年。1982年应邀参加黔西一中65周年校庆,作贺诗曰:“回溯筚路启丛林,屈指六十有五春。狮山余荫开学府,涂寨新楼继弦声。十年树本早成器,万世英才似繁星。秋高气爽归来日,满园桃李倍欢欣。”他满90岁后,教育部门特批每月补助“保姆费”聘人照顾,他甚感动,常教育子女好好工作。他多次交代逝世后火化,丧事从简,不收礼不办酒席。1990年12月,熊绍儒病逝,享年94岁。(作者系黔西市政协退休干部)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