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王欣磊:“90后”辅导员遇见“00后”大学生

2024-12-10 15:15:37

现如今在大学校园中,“9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随着最后一批“90后”大学生的毕业,“00后”大学生也逐渐成为全国高校的生力军,逐步成为拥有话语权的新一代。当个性鲜明的“00后”小鲜肉遇见与之年龄相近的“90后”辅导员,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作为一名“90后”辅导员,我又应该如何贴紧“00后”小鲜肉的特点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呢?

从校园迈进校园,对于应届的、新入职的、“90后”的我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尽快完成由“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变,如何利用好年龄优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不失为人师的尊严。经过我深入地思考和不断地摸索,我认为作为一名新入职的“90后”辅导员,应该尽快了解和熟悉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制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使自己尽快从“被管理者”的惯性身份中跳脱出来,完成由“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变,找到从自我通往职业角色的桥梁,创造性地实现自我与职业角色的有机融合。

此外,在年龄方面,我与“00后”大学生年龄相仿,在工作中常常会被问到,“你是老师吗?”“怎么看着这么像学生呢?”面对这些疑问我必须坚定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方面,跟学生明确强调要称呼辅导员为老师,而非“哥”“姐”。另一方面,也通过与年长辅导员交流和沟通,收集相关资料,查看相关工作案例等方式方法使自己尽快完成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

“90后”辅导员与“00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想要迅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较为困难,但是较小的年龄差距也使得我更容易与学生拉进距离,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我认为做好“00后”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抓住与学生的相似性,寻找与学生的共鸣,多与学生探讨当下的热点话题和流行元素,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学生中间去,扎根于青年学生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才会更加入脑入心。同时,在学生中也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作为一名与学生24小时都在学校的“住楼辅导员”,我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与学生一起做早操,按校自律会标准整理宿舍内务,只要有时间就和学生们一起上晚自习,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内在美吸引学生,这样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更具有说服力。

“90后”辅导员虽然拥有较高学历,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且大多数并不是教育学或心理学相关专业出身,在处理复杂多样的学生问题时偶尔会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而无从下手,在教育学生时显得底气不足,往往会出现“大道理讲不通,小道理讲不透”情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作为一名新入职的“90后”辅导员,一方面,我会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有机会我也会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为深入开展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使自己尽快熟悉事务性工作并从中总结规律,认真梳理、规划时间,在处理好基础事务性工作的同时留给自己一些空闲时间进行总结和思考,多和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沟通交流,学习经验,弥补不足,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和方向,朝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的道路前进。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一方面,作为一名“90后”辅导员,我除了需要加强书本知识学习外,还要勤于实践,于实践中检验知识,于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日常工作中,我在指导各类学生组织的同时,还积极带领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各类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切实体验其它“段位”学生的生活和观点,在交流、实践中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使自己在面对不同年级学生时真正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与“90后”辅导员都是伴随着网络共同成长的一代,对于网络新媒体非常熟悉。我们要发挥与“00后”大学生“同一性”的优势,利用好网络平台。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将学生最关心的、最关注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使自己走进学生的思想世界,为做好正面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及时、灵活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学生信息,更好地融入学生群体。

“90后”辅导员遇见“00后”大学生,势必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面对个性独特、思想活跃、视野广阔的“00后”大学生,作为众多“90后”辅导员中的一员,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如何立足于高校辅导员岗位,利用自身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学生的心坎里,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