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坦福读书,他们患上了 “狂鸭症”

2023-10-19 15:17:57

你看,那些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好像一只鸭子啊。

美国作家威廉·德雷塞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其著作《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中提到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疾病,“斯坦福狂鸭症”(STANFORD DUCK SYNDROME)。“想象一下,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上逍遥自在地漂过,水面上的平静掩盖了水面下鸭掌的疯狂拨动。

来自斯坦福的学生告诉我,在这所号称全美大学幸福指数排名第四的高校里,学校为了维护快乐的形象,费尽心思推动校园活动,学生们备感压力,却必须展现给公众一个完美的形象。”

人们很好奇,同为藤校,这种精英大学生的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斯坦福?在其他的名牌大学——如哈佛耶鲁——就没有“狂鸭症”吗?

确实有人对此刨根问底。美国社交媒体REDDIT上就有一个斯坦福的毕业生发帖:“我是斯坦福毕业的,从小在湾区长大。我认识的东海岸朋友都没有说过类似的症状。想问下大家,‘斯坦福狂鸭症’是不是只存在于斯坦福和湾区,其他地方都没有?”

几个东海岸网友都回帖说没有,一个西雅图网友的回帖说,这可能确实是地方性心理疾病,就像“西雅图冰冻症(SEATTLE FREEZE)”一样。“西雅图冰冻症”是指西雅图出来的人特别高冷,很难交到朋友,美国其他地方的人都认为他们“非常有礼貌但不是特别友好”。

德雷塞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建议美国人,“别送你的孩子上常春藤,因为美国的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作者认为,美国当前的教育系统没有让他们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而是灌输给他们一套不喜欢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同时,常春藤大学也没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训练,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未来。“斯坦福狂鸭症”就是被价值观压迫出来的心理疾病之一。

“斯坦福狂鸭症”最早出现在2007年《斯坦福日报》(STANFORDDAILY)的一篇文章中,这份报纸由斯坦福在校学生运营。其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我们把这里的每个人都比作鸭子,如果你从水面上看鸭子,它看起来超级平静、酷、镇定。如果你去水下,就会看到鸭子腿在疯狂划动保持漂浮状态,这就是斯坦福学生的状态。”

2014年,24岁的斯坦福医学院学生TARUB MABUD接受了《斯坦福日报》的采访。他说,每当和同学们聚在一起时,他们从不谈论学习进度或在课程学习中面临的挑战。“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你和医学院的朋友在一起时,你不能谈论医学。”

但实际上,相比东海岸的常春藤大学,生活在棕榈树天堂中的斯坦福学生压力更大,除了大家都有的学术压力外,斯坦福还有着创业的传统。

一位斯坦福历史学教授在接受《哈佛深红报》采访时说,“每当一位斯坦福学生在兄弟会派对中听到某个校友刚刚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初创公司时——这种情况在斯坦福很常见——就相当于向这盆水中滴入更多的兴奋剂,这种氛围塑造了学生的欲望和压力。”

另一位斯坦福学生孙虎(TIGER SUN)在2018年的《斯坦福日报》上写道,“我想知道这里的学生是否真的很开心。去上课见朋友时,我们都装出一副勇敢的面孔和灿烂的笑容,但在内心深处,压力正在慢慢将我们撕裂,有时我感觉在斯坦福大学的经历笼罩在一层肤浅的云层中。”

如何应对“狂鸭综合症”?这几乎是无解的。它已经形成了斯坦福的一种校园文化。你进入这个圈子,就必须和其他人保持一致,所以只能自己扛下去。或者就像《优秀的绵羊》里所说:千万不要去常春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