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似乎已经成了学霸们的大型凡尔赛秀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似乎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学霸们可以晒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学渣们是没有机会的。
一旦有哪些学渣不识趣地把自己的不知名大学录取通知晒出来,总会遭到网友们的群嘲。可是父母的做法却很暖心。
很多同学由于长时间处于焦虑和内卷当中,总是忘了自己的身边还有无条件爱着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总会欣赏我们身上的闪光点。
而且从父母的视角来说,我们不需要做到最棒,只需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就好了。无论我们考上了哪里,都会让父母发自内心的感到傲和自豪。
有一对父母在网络上发文,先是礼貌地祝贺了那些考场211和985的学霸。紧接着说想给大家换换口味,晒一晒自家孩子的二本录取通知书。
原来自家的女儿被湖北的一所二本高校给录取了,这样的结果比较来看,肯定不尽如人意,可是对于父母来说,这就是本年度最开心,最暖心的事儿。
从大环境的角度来说,肯定有很多人会对这两个父母的行为嗤之以鼻,因为没有考上一本或者是211,985这些名校,就真的没有什么资本好炫耀出来。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国能考上大学的人口占比为5%左右。在这么少的人里面考上二本,其实已经算是一件自豪的事情了,为什么大家总是不愿意肯定二本学生的优秀呢?
不敢肯定二本的生很优秀,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就是指在某种常见的现象背后,总是有少数人的发言被当成真理,多数人反而成了弱势群体。
我们不敢承认二本的学生很优秀,也属于这种现象。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学历的追求过于激烈了。我们只愿意接收的是那些顶尖学生的喜讯。
所以也造成了互联网上的一种假象,似乎人均985,遍地211。但真正大多数的普通人却失声了。我们应该擦亮眼前的真相看一看。
如果我们真的能接受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人这个事实,那么我们也就能欣然地肯定二本学生也很优秀。但首先我们要接受的是自己很平庸的事实。
在大多数人平庸的前提下,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为自己鼓掌和欢呼
大多数人都要在宏大叙事之下变成小蚂蚁。可是你可以选择接受这种命运,也可以选择自我欣赏。这两种活法最终都要通往一样的结局。
因此无论你是二本生,三本生还是大专生,你都有自由的权利,为自己取得的学业成果而鼓掌欢呼,成就感是要自己创造的。总跟别人比较也是一种病态。
那么什么情况下跟别人比较才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呢?那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或者是现阶段的自己和理想的目标产生了较大的冲突。
换句话说,该较真的地方一定要较真儿,原则性的问题必须要把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不一定出生就优秀,但是一定要在优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没必要钻牛角尖的地方,不要勉强自己。人就是生来就有差距的,而且你学习不好,和别人学习好,差的不仅仅是努力这个问题。甚至还有家境,背景和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