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这个字,《说文》解释为“说教也”,《徐曰》解释为“顺其意以训之也”,《正韵》解释为“诲也”,《字汇》解释为“导也”。综合来看,它既有教诲训导之意,又指可以作为法则的话。我从“训”的这些本义出发,将校训定义为“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
作为行动准则,作为师生行为的座右铭,校训应最简洁、最直观、最生动地表达出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所以它必须“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1930年版《中华百科辞典·校训》),甚至要经常以诵读、宣誓等方式进行口头传播,以期对师生产生耳提面命、熟记笃行的效果。
所谓“美”者,既指语言内容的美,也指语言形式的美。美的语言更能打动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和心理向往,由此才更能彰显校训巨大的精神能量。
本文就以我帮学校设计的校训为例,专门来谈谈校训表达的形式之美。
这里的格式,是指遣词造句所呈现的式样。
我们关注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的校训格式。民国时期的校训喜欢用单音节字,诸如诚、毅、勤、勇、公、仁、实、朴、真之类,一般每则校训由三到四个单音节字构成;到了解放以后,“四词八字”就似乎成了校训的通用格式,发展到今天或已有“泛滥”之势,不少关于校训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对此都有提及。几年前我帮某高职院校做理念设计时,该院领导就要求必须用四词八字来表述,因为“建筑上四梁八柱是最稳当的”。
任何一种格式的流行,都是受到那个时代特定的语言生态、心理习惯、社会风俗的影响,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校训已成为几乎所有学校办学理念标配的当下,高度雷同的校训格式便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极端者还可能产生厌倦、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倡导“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全球后现代思潮中,在“大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国家教育战略中,我们若还一味地模仿,一味地趋同,一味地人云亦云,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因此,校训多一点不拘一格的表达,既是审美的需求,也是特色的彰显。
下面这几个校训案例就是考虑到了句数和字数的“变式”,谨供参考:
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小学:我发现,我坚持,我绽放。
我们都知道汉语有平仄声调,在创作格律诗、对联等作品时,同一句内平声与仄声有规律地相互交替,上下句则平仄相对出现,就形成语音链上的平仄节奏,使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律十足。
如今很多学校都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校训。且不说众口一腔、雷同撞车的问题,单就这句话里除了“的”是轻声而其它5个字皆为仄声来说,读起来就显得颇为急促。当然,这是现代语言,不必苛求平仄,但若以“成语式” “对仗式”来表述校训,则平仄的基本要求还是讲究一下为好。
所谓“成语式”,是指四字句式。依据“二四六分明”的格律要求,第二字和第四字应平仄相对。如南京市凤游寺小学的校训“济美兴贤”,第二字“美”与第四字“贤”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徐州市铜山实小的校训“勤耕必获”,“耕”与“获”就分别是平声和仄声。
所谓“对仗式”,就是上下两句相对。依据上下句语段平仄相对出现的要求,自然要做到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如江苏省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的校训“和悦求知,宽容立世”,不但每句内“二四分明”,而且上下句“和悦”与“宽容”,“求知”与“立世”,都是平仄相对的。
说到这,想起了一个笑话。某校把我为大连市实验小学设计的校训“德义日新,学思日进”移植了去,但做了一些手脚,把它改成了“德义日进,学思日新”。岂不知这样一来,原先在声调上的工对就变成了“不对”,可谓弄巧成拙。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古人,不必教条地、过分地拘泥平仄,但适当考虑校训的音韵美,也不失为合理要求。如我曾为某校拟写了“智无涯,行有则”的校训,讨论时有人提出:按照典故应该是“学(海)无涯”才对。然而,若用“学无涯”,不但6个字里只剩下了一个仄声字,而且“学无涯”都是阳平,读起来难免别扭。
节奏是由长短音节有规律交替出现的音顿。汉语言的节奏美是普遍存在的,《乐记》有云:“文采节奏,声之饰也。”说明了节奏对语言具有美化作用。节奏美取决于诗文中节奏单位的多少。节奏单位一般是一个音组(双音节或单音节词),音组后面就必然有顿歇,节奏美就是音顿的有规律的反复而形成的。
根据习惯,多数情况下四字一组的校训是两字一顿,如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校训“精义厚能”,读起来就是“二/二”式;如果是四字一组的两组,那读起来就是两个“二/二”式,如:
当然,并不存在什么标准节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而自由发挥。如下面这两例就是“一/二/一”式:
如果是三字校训,则节奏有可能是“一/二”式,也有可能是“二/一”式:
了解了这些节奏规律,我们在诵读校训时再有意识配以长短、快慢、轻重等语调,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校训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