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感特别强,我是笑着看完的
大家都知道,帝都的教育高地,非海淀和西城莫属。西城拼爹,海淀拼娃,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在格局也变了,两个区多的是“父子双拼”)
西城最顶级的学区肯定是德胜和金融街,我几年前在分析北京各区学区房的时候就写过
但是在今年的多校划片中,不少德胜的孩子被分到了新街口学区。
咱们姑且不说被分去的是渣小还是普小,反正跟人家买学区房时的目标――育翔,是远远比不了的。
我估计这些家长在得知结果的时候,眼泪都会掉下来
群里聊的也都是孩子的学习。
这波德胜家长向新街口扑面涌来,带来了浓浓的“德胜气质”,把新街口学区原本的家长“按在地上摩擦”,吓得人惊魂未定,话都不敢说了
小学选学区的真正意义,不只是看学校的师资、背景,更是要选一批跟自己有相同理念、重视教育的同学家长,跟自己结伴同行。
为什么大家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进“菜小”?不是说教学质量有多糟糕,而是跟你孩子日日相处的同学,他们的家长很可能是一群完全不管孩子,不在意孩子学习、成长的“隐形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很难不随波逐流。
试想一下,如果米粒身边的大部分小伙伴每天放学疯玩到天黑,回家就刷手机打游戏,不做作业不读书,甚至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和习气,日复一日,是不是米粒也会觉得小伙伴这样不用学习的日子才是正常的小学生活?
如果米粒身边的同学,每天放学各自有各自的规划――玩过之后,能扎下心来写作业、预习复习、看书、练琴、下棋、编程、看纪录片……就算米粒再贪玩,也一定会耳濡目染,就算只努力一点点,也总比躺平要强百倍千倍吧。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综合的,如果只有家庭发力,想对抗完全不契合的外部环境,太难了。
所以文章开头那段群聊天,在看过、笑过之后,米粒妈对这些德胜家长是肃然起敬的
躺平很容易,只要你什么都不做就可以。
但坚持很难,逆流而上很难,不随波逐流很难,身处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守望初心很难。
这些德胜家长,当初花天价砸下学区房,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他们放弃怨天尤人,用实际行动,亲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米粒爸开玩笑说,如果把海淀孩子划到北京各区的普小,没几年,帝都所有小学就都均衡了――都是王!炸!
我看网上有人说:家长有这个精力,为什么不鸡一下自己呢?
下面的留言已经回答了他。
确实,能砸下德胜学区房的父母,已经鸡过自己了,而且他们鸡自己比鸡娃更狠。
记不记得两年前,也就是2020年,西城教委赶在五一假期之前,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重点就是,当年7月31日之后买房且拿到产权证的,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入学。
731之后,即便你买了再贵的学区房,也无法保证能去上对口的学校。
731之后,仍有家长不死心,所以你们看,这两年,其实西城学区房并没有彻底凉凉。
(PS:不过经过这一波德胜向新街口的大迁徙,加上今年9月要执行的全面教师轮岗,想追求好学校的家长可能会暂时观望,但不会阻挡想要从郊区进城读书的娃,毕竟现在锁区锁得越来越紧,先给孩子拿到东西海的一票学位才是最重要的)
双减+均衡教育之后,很少有家长砸锅卖铁去赌西城的顶级学区,敢去赌的,手里就不可能只有这1000万的筹码。
前几年不都流传着:北京回龙观,因为聚集了众多高学历大厂“码农”,结果码二代们把自家房考成了学区房么?!
真实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厂父母会在孩子上学前,把房子卖了,搬到海淀、西城去
扎心了是不是?有后路的先走,没后路的才鸡!
米粒妈听过一种说法,说孩子凭自己实力考上好学校,叫努力;家长凭自己财力买学区房让孩子读好学校,就叫“卷”。
家长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却偏要给孩子选择教育洼地,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我之前还写过《带娃逃离教育高地,几年后又回来了?这些985妈妈图啥?》。
三个985高校毕业的妈妈,放弃了传统的体制内教育,给孩子选择了昌平回龙观一所新教育理念的“快乐学堂”,几年之后,她们又纷纷带着孩子杀回了海淀、西城。
话说回来,看了“德胜自救小分队”的群打卡学习内容,米粒妈倒没有觉得这些家长有多鸡
每天这些任务,我觉得对孩子来说算是适量,因为小学一年级真的没什么作业,这些学习安排都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必经之路。
孩子只要专注、认真地去做,放学后仍然有大把玩的时间,以及上兴趣班的时间。
我觉得德胜家长这句话说出了老母亲们的心声:别告诉我要放手,孩子没开窍之前,坚决不放手。
说实在的,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说出的话。躺平谁不会?摆烂谁不会?不过就是摆脱了日复一日对孩子的责任而已。
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把自己的小脑瓜武装好,在什么时候都没有坏处。
有能力的孩子,可以绝处逢生,没能力的孩子,即便未来摇号上了好学校,也迟早要面对被虐的残酷现实。
教育均衡确实是未来一个大的趋势,但它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米粒妈觉得,“德胜自救小分队”代表了一批不服输、不认命的家长。他们无论受到什么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和打击,都会尽全力托举孩子,帮助孩子达到他们本可以达到的高度。
这也是普娃妈妈们,最后的倔强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