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凡 钟之阳:学术参与:非商业化视角下的大学知识转移

2023-09-11 15:40:10

高等教育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向工业界的技术转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重要构成,据此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渐成为各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使命”,是大学以学术方式积极影响社会事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学术共同体范式创新、促进产业变革(刘益春,2022)。根据近几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可以发现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的项数与合同金额远低于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大学与产业及社会其他机构的知识转移不仅仅是技术的商业化活动,更多的是以学术参与为核心的非正式的交流、咨询等活动。大学的这类学术参与活动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促进高校和科研人员与外部机构的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共创。

学术参与并不是一种新现象。一直以来,商业化被视为大学科学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的非商业化的知识转移活动因效益的隐匿性和长期性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已有学者用学术参与(ACADEMIC ENGAGEMENT)从个体层面来描述此类行为,并定义为大学学术研究人员与非学术组织的知识相关合作,包括正式的活动,如合作研究、合同研究和咨询,以及非正式的活动,如提供特别建议和与产业界的联系(PERKMANN等,2013)。这个定义认为学术参与活动是高校科研人员与外部组织互动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到一些文本关于“参与”又有另一层的解释。如英国的高等教育公共参与协调中心从组织层面定义了大学向社会的“ENGAGEMENT”是以共同利益为目标、以互动和倾听为途径的双向过程。美国的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也从组织层面将大学的“参与”定位为在伙伴合作环境中大学与(当地、地区、全国或全球)社会以知识和资源的交互为形式进行的互利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术、促进研究和创新、提升课程、教学和学习;培养有教养的、参与社会的公民;强化民主价值和社会责任;关注公共问题、服务公众利益。尽管上述各种定义的角度和侧重不同,有的是从研究人员的个体视角给出的定义,有的则从大学的立场来解释,但这些定义和解释有共同的交集。总的来说,学术参与更强调主体的互动性、知识的交互性和结果的社会价值,其核心不外乎的三个方面。

一是学术参与是大学履行其“第三使命”重要途径之一。在上世纪知识经济兴起和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使得大学亟需走出“象牙塔”,积极承担新的社会使命。ETZKOWITZ曾概括大学的三大使命的区别于联系,认为“知识的商业应用(或创业)”即为大学的第三使命(夏清华等,2011),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强调大学变革的方向主要定位于经济发展领域。显然,这个定位遮蔽了高等教育的民主、民用和参与(DEMOCRATIC, CIVIC, AND ENGAGED)的社会角色(WATSON D等,2011)。在由知识和经济转型所推动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和大学参与知识社会的方向已经远远突破了经济领域的局限(蒋喜锋等,2022)。相比另一个相关概念“学术创业(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学术参与活动具有更广泛的视野,更强调在与外部主体的互动过程中,通过知识转移、应用和知识共创产生社会价值。

二是学术参与的目的是促进大学和社会共同发展。而且这个目是双向的,即大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大学的技术商业化是大学单向地为社会提出服务,而“ENGAGE”则更关注双向互动,重视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公共参与,重视社会成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强调吸引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或激励教师将服务融入科研、教学中成为重点(臧玲玲和吴伟,2018)。

三是在学术参与过程中强调与社会互动,即大学在具体的知识转移和应用共创过程中与外部社会进行互动和共创,既要根据外部的需要提供相关的学术支持,也包括通过学术参与行为影响到具体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

学术参与活动是大学与外部组织知识转移和知识互动的重要途径。学者对学术参与活动的定义侧重于与大学传统意义上商业化活动进行区分。“参与”一词的概念相对宽泛,大学商业化活动之外的知识互动活动类型更是庞杂多样,因此学者大多通过活动类型对学术参与活动进行划分(见表1)。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将大学研究人员出版书籍、举办社会公共讲座或学术作品公开展览等作为大学与社会知识互动的活动类型,因学术参与重点关注与大学研究人员与校外组织的互动,此类性质的活动一般不予讨论。

学术参与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包括研究、商业化、教学三个层面。研究的影响包括学术参与后的学术产出绩效、研究方向、研究质量以及与同伴的互动频率等。部分研究在大量样本的调查分析后发现与产业界合作的学术科学家后续会产生更多的出版物(BIKARD等,2019),产业资金与后续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呈正相关(HOTTENROTT等,2017);与产业界互动对与同伴学者的互动频率是否有影响存在不同的观点。与产业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知识应用,增加学者的发明能力,从而产生初步研究、原型、测试和商业化等成果。多学术参与也会影响学者的学术创业活动,与私企有研发合作经验的学者的倾向于创业的想法(FRITSCH等,2012)。对教育相关影响的研究较少,2016年英国发布的《知识交换模式的改变:大学与外部组织的互动2005—2015》报告指出,50%以上的学者认为学术参与提高准备材料的能力,40%的学者认为学术参与改善课程结构和自己的教学声誉,30%以上的学者认为相关活动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HUGHES等,2016)。

作者 | 赵小凡,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钟之阳,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