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 1.产后抑郁症病因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 怀孕期间的生活压力或负面事件的发生,如家属死亡、 亲戚远离、搬到新地方、曾经历产后 抑郁症或心绪混乱。
* 激素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 分娩后, 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 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压力对于新妈妈来说, 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兴奋。 没有哪个新妈妈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 照顾婴儿。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常充满兴奋,但接下来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觉到无法胜任作为母亲必须完成的挑战。
既往的情绪紊乱以前抑郁症的历史增加了妇女得产后抑郁症的危险。研究显示, 1/3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会在产后时期重患。
内分泌: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研究显示,产后第1天,游离雌三醇的水平比产前急剧下降,产后第2—3天忧郁产妇雌三醇的水平比非忧郁产妇高,雌二醇没有明显的改变。Nott等对27名孕妇进行激素监测,时间从产前3—5周至产后5—10周,其时进行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也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明显关系,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忧郁的产妇血清中游离的三碘甲状腺素(FT3)比正常的低。当然,有关激素与产后忧郁、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遗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躯体: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心理因素
1、没做好‘为人母’心理准备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本来夫妻俩并没有打算要孩子,可是不经意间就怀孕了。而且,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不要他。这样的话,孩子虽然是决定要了,可是他来的突然,来的让人毫无准备,特别是孩子的妈妈。这个时候怀孕的妈妈如果能趁着孕期好好的做准备,接受马上就要为人母的这一突发状况,应该还是来得及的。
可是,有些个一直做不下决定的准妈妈们,把整个孕前期用来犹豫到底要不要留下这个孩子,把孕后期用来担心‘这个在没有做好优生优育前提下出现的孩子’会不会有缺陷。这样,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的余地用来让自己消化‘要当妈了’这个事实。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慌乱不已的新手妈妈,面对孩子的哭闹,面对有了孩子之后的一切琐碎,会患上‘产后抑郁’一点也不奇怪!
对于一个虽然已婚,但自己心智还不算成熟,还需要别人照顾的女人来说,可能会得产后抑郁的几率会比成熟女人要多得多。为什么呢?一个自己还像个孩子似的的人,怎么能接受突然的角色转换,马上得心应手地变成一个面面俱到的巧手妈妈?不管是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角色转换,还是忧虑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妈妈,这些都能成为得产后抑郁的有利条件。
有的女人本来就爱生闷气,爱发小脾气,遇事时不能很冷静的思考问题,而是一味的往牛角尖里钻。这样的女人在月子里要是遇上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在那样憋闷的环境中,不抑郁的话还让人觉得奇怪呢。说到底,还是跟性格有关。
有的夫妻原本感情不是很好,却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得共同生活下去,这时候千万不要听从别人或是长辈们的经验,试图用孩子来打破夫妻间的这种僵局。应该先想办法改善夫妻关系,增厚夫妻之间的感情,然后再考虑要孩子的事,否则,适得其反的话,对大人、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万一有这样的夫妻,把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如果有了孩子之后,对夫妻关系并没有丝毫帮助,反而因为孩子而导致夫妻关系的继续恶化。那么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对夫妻关系的改进抱有幻想、试图用孩子调节夫妻关系的人来说,真的会很郁闷,更别说刚刚经历一场考验,千辛万苦生下孩子的女人,在这样心情极度恶劣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的。
5、婆媳关系不和的
婆媳关系,家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只不过有轻有重而已。月子期间,女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很脆弱的,这时候一些很小很平常的小争执,都会让她觉得无法忍受。在原本就不很融洽的婆媳关系里,还可以去分析谁对谁错,可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对错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不如放下一切是非恩怨,先度过这一非常时期再说吧!当然,也不是说女人生了孩子就很伟大,什么事情都要以她为先,不论对错都要让着她。这只是以事论事而已。
怀胎十月,又辛苦生下他(她),谁知道跟自己原本希望的相差太远,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忧虑、忐忑、郁闷、心烦等等一大堆情绪在心里翻腾,产后抑郁也就慢慢靠拢。
现在物价上涨,什么东西都贵,孩子出生了,因为忧虑孩子的奶粉、尿不湿、营养品等各种抚养费用而患上产后抑郁的妈妈也大有人在。再加上现在各种食物的可靠性太低,一不留神这个奶粉那个营养品就会出现问题,前思后想,左思右想,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不留神,人就变得烦躁、易怒。这就是产后抑郁的基本症状了。
很多妈咪无论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带孩子,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的情绪,甚至在繁忙的夜晚和寂寞的清晨,产生对丈夫和无辜宝贝的怨恨。
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经常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
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即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3],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在这同时,产妇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的家庭的重要性,与丈夫一起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产后抑郁的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长,可持续数周。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或数周。心理护理对缓解症状、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性心理治疗如支持、鼓励、保证、解释、倾听等。
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为了保障产母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摘要】目的: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造口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肠造瘘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有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护理的方法.结论:术后正确的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直肠癌包括齿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遗传、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其常见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大便带血或粘液。随着癌肿的增大,逐渐出现大便扁细、排便费力,甚至出现腹痛、腹胀等梗阻表现。直肠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与术后调理都非常重要,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手术根治性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如直肠癌位置低,距肛门7cm以内,在切除癌肿同时切除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约5 cm直径以及全部肛管括约肌。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是提高造瘘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重新走向社会的前提。
2.1 心理护理 结肠造瘘口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生使用人工肛门袋,这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
(1)抵抗反应 低位直肠癌患者有7位不愿接受患癌症的事实,以为“不可能”、“弄错了”。个别患者虽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在了解癌症的预后之后,而拒绝治疗。此期我们应该尊重家属和转折的隐私权,耐心细致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好解释,
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 并以暗示的手法解释病情,使患者逐渐适应。同时顺其意愿,以缓冲其受伤的心理。与家属一起做好劝慰,密切保护、防止自伤、自杀事件的发生。
(2) 忧郁反应个别患者得知自己患癌症,担心手术的预后情况,不得不面对子现实,往往表现沉浸在回忆中,且充满了悲伤。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安抚、同情 、体贴、关心他们,正确引导使他们正视癌症,摆脱恐惧和忧郁。同时将同类疾病治愈的个案给家属和患者讲解,介绍手术和治疗中配合经验,并邀请情绪乐观及教会患者做放松训练。要求患者尽量配合术前各项检查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能力。
(1)自卑反应 术后开放造口期间,由于造口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气、漏粪现象,致伤口、床褥污染,患者会失望,认为自己是残废,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自卑心理由此产生,患者不愿意会客,甚至拒绝外出和社交,有研究表明造瘘口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此期我们必须耐心教会患者如何选择适合的人工肛门套,并指导其做到及时清洗、及时更换,教他们清洗造口的护理技术,要求他们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的皮肤,涂上氧化锌油、膏,防止早口周围皮肤损伤,清洗时注意不要用刺激的碱性用品或消毒药水,以免造口周围的皮肤干燥,容易受损。
(2)依赖性反应 肠造口开放早期,由于肠功能仍处于紊乱状态和盆腔激惹症,大量肠液及粪水的漏出,患者表现为无可适从,在造口事实面前多依赖护理人员和家属,此期我们要教会家属人工肛门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及家属理解简单的步骤,适应人工肛门的护理,及时做好自理使用的效果观察及造口的咨询,帮助患者解决生活质量问题,引导患者主动参与造口护理和修饰技巧,使他们适应新的生活。
2.2.1 结肠造瘘口的护理 结肠造口术后,清洁肠造口黏膜和周围皮肤常用的清洗液有生理盐水、新洁尔灭、含碘消毒液等,而实验研究证实0.9%氯化钠溶液是唯一安全的清洗液,对粘膜造口无刺激性。教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采用示范-参与-自我护理的模式,让患者观看护理全过程1-2次,之后让患者逐步参与到造口护理中。待患者基本掌握操作要领后,观看患者自己操作1-2次,以确保患者出院前能完全自我护理造口。要求因人而异地指导。
2.2.2饮食护理 直肠癌术后禁食3~4天,等肠蠕动恢复,人工肛门排气即有气泡从造口溢出后,可进流质饮食,选择的食物应易消化富有营养,如菜汤、米汤、藕粉等。最好是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每日6~7餐。患者可以一周后可进半流质饮食,选择富含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食物,如面条、稀饭、馄饨等,也应少量多餐,每日5~6餐。两周后可进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粮及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减轻直肠癌的肠道负担。为了方便造口护理,患者最好不吃以下食物。①对肠道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冷饮、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 ②含酒精类饮料最好别喝; ③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地瓜、椰菜、豆类、萝卜等; ④易产生臭味的食物,如洋葱、鸡蛋、朱古力、葱、虾等; ⑤难消化并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柿子、葡萄干、干果、核桃及油煎食物等。术后患者出院后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均衡饮食,生活饮食规律,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煎炸、腌制食物,禁忌烟酒,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2.2.3健康教育指导 通过真确的指导患者的饮食和造口的护理让患者对病情更加了解,使患者对今后的生活更加有信心,在指导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避免用专业的医学术语。指导患者对造口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的中习惯人工肛门排便,消除消极的情绪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3.1吻合口漏 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有效避免或减少术中污染、术后感染,以利于吻合口愈合。手术操作不当是引起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腔脓肿等吻合口瘘的症状。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2造口狭窄 多发生于术后8天到数年不等,有报道发生率达2%~10%。多因造口血运障碍、感染或隧道过窄所致。表现为大便变细、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腹胀、腹痛。为预防造口部的狭窄,可在肠造口开放后开始扩张。具体方法是扩张是戴上手套,用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第2~3指关节处,至造口处停留3~5分钟,开始每日1~2次,7~10天后可隔日1次,半年后每周扩张1次。
3.3造口周围皮炎 是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肠造口开放后由于粪便、消化液、汗液及化学物品均可刺激造口周围皮肤而形成湿疹、水疱,轻者皮肤瘙痒、发红,重者糜烂形成溃疡。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注意袋口松紧适宜,不可压迫人工肛门,肛门袋要勤倒、勤洗、勤换,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4泌尿系损伤及感染 术晨置导尿管,使膀胱维持在排空状态,防止术中误伤输尿管或膀胱。术后注意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保持尿道口清洁,尿道口护理2次/d,必要时予膀胱冲洗。若发现血尿、脓尿或尿路疼痛有烧灼感即使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3.5肠粘连 指导并协助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当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尽早离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的发生,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明显、肛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 门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协助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直肠癌并发症一定要注意,因为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很严重,甚至会夺取患者的生命。所以,患者一定要了解都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以上所介绍的都是常见的直肠癌并发症,了解这些知识并及时的进行护理和治疗就能帮助患者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2.1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4 局部护理根据溃疡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 。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10mg、胰岛素8 u加生理盐水湿敷,每天换药一次。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指导患者每天仰卧床上,作上、下肢连续屈伸运动,20~30 min,非负重运动和足部按摩。
2.5 心理护理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6 注意事项①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② 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到意外伤、鞋磨伤、烫伤、足癣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鞋、袜要宽松、柔软、透气,鞋带勿系的过紧;③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按摩足部以及下肢,注意涂润滑剂保护;④ 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冻伤、烫伤、擦伤的发生。
2.7 运动指导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糖黏稠度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在40℃ ~80℃ ,每次洗脚不超过10 min,洗完后用软毛巾擦干并检查足部。足部出现破溃或水疱时及时到医院诊治,清洁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