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十年真题,特别是全国卷,很多真题外表上与今年形成巨大差异,与模拟题更是相似无几。以全国甲卷作文为例:(烦请各位读者耐心看完,笔者致力于推动学科融合,六科分析都会涉及。)
很多同学、网友看了过后直呼不懂,甚至出现了“看过和没看过红楼梦的都写不出来”的梗。
但我想说,这道作文题跟红楼梦关系不大。
个人观点,这篇作文题表达了两个观点:其一,“移用化用都不足夸,独创才是真正的赢家”;其二,艺术创作如此,其他方面亦然。
那么作文题就可以理解成下面这样:小明说直接使用、抄袭不好,小红说更改一下别人的再使用也不好,小张说原创的最好。同学们,通过以上对话,你可以在艺术创作和其他方面得出什么启示呢?
这种通过包装题目提升试题陌生度来增加难度的手段在其他科试题中也有呈现。
例如全国甲卷化学第八题,有机物增加了一个括号,成了个十,这是平时闻所未闻的表示方法,考生做到这里都会心头一紧,况且还是放在第二个化学选择题的位置。但认真分析会发现其实不难。
虽然2022高考题很难,但综上,主要是表现在陌生情景包装上,个人认为与平时做的偏难怪模拟题存在本质区别。他也提示了我们以下备考方向:
最典型的例子是数学中函数对称的定义。
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上图所示的条件,要求你进行转化、应用。但是他的本质是什么?
这就是标准的数学语言。(△参考自北京人大附中李永乐老师)
函数对称的定义非常常考,但是同学们经常束手无策。而将函数关于X=1对称这一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后,相信很多同学自己都可以出几道这样的题吧。
概括到其他学科,例如语文,就应该快速提取作文立意而不是缠绵于材料。
通过这样的方式,再难懂的作文也可以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思路了。
今年高考难是难,但可以说到处都是教材的影子。
同学们乍一看这道题很简单,一看才发现有一个公式没给:
确实,这一个公式在大部分往年高考真题和很多模拟题中都给出了,而且因为很长,所以一般大家都记不到。
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109页有详细的证明过程,写得明明白白!我也翻了其他版本教材,多多少少都有涉及。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只要教材上出现过的东西,怎么考你都不过分!
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去认真看一下教材。这些考起来都很致命!
另外,全国甲卷物理压轴题也体现了教材的强大!
这道题,题干冗长,很多同学还没读完就想放弃了。
那这道题考了个什么呢?
不就是考的这个三角函数值的处理方式吗!竟然一个电磁学题跟干涉联系在一起了。再次说明了,只要教材上出现过的东西,怎么考你都不过分!
另外,我张某翻阅了其他版本教材(教科版,点名批评!),并没有发现直接指出这一点,只是在习题中渗透了一下。由此可见,高考出题是不管你当地教材使用版本的!所以,不管你学校用的什么教材,推荐你都看人教版新教材(2019版)!
方法一,自己仔细阅读,然后对教材边边角角进行记录。(要求同学基础要好一点)像下图这样做记录。学长手写了一整套,如果需要,大家多多留言点赞哦!
方法二,找回归教材的网课看。网上有老师会带着你一字一句地读教材。
本次考试各地区所有试卷都体现了一点(理科),计算量大,题量大。我们知道,高考题的重要功能就是指导教学!那么它起到了什么指导意义?就是要求同学们对知识点秒级反应!(我自己总结的词)顾名思义,一秒钟以内反映出来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才行。
很多同学只知道这个公式,但其实不难发现,均值不等式由四个组成:
学科融合,是老师很难教给学生的一点,但恰是高考注重的一点。所以,这一点更应该教给学生完成。
化学选修三做得好的同学做这个题没有问题吧。(化学老师应该都懂吧)
这只是很浅显的一点。更深层次,学科融合促进记忆和知识理解!
由此,一下子理解了数学、物理两个概念,而且记忆得很清楚,何乐而不为呢?
生物上的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核酸,类比到化学上高分子化合物就有纤维素、蛋白质,没有脂肪!
以及最强的一个我认为:生物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语文议论文教你分析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语文和生物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只要用心,学科之前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高考不避旧题,可以区分出知识掌握程度的好题都是要考的题!
高考原题复现相当之多。形似的一抓一大把,神似的更是多!
那18年三月呢?是不是也是这种三个立意的?
另外,高考题偶尔也会出现与模拟题相同的情况。
顺便一说,高考题也会出错,2018全国卷理综化学也出现了单选变双选的情况。
20年江苏卷也是和吉林实验中学二零一九届第四次英语模拟测试填空题基本一模一样。
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在高考场上即使碰到原题也做得出来。
至今认为这道题专门是在选拔有竞赛基础的同学。
近似处理是高中物理竞赛的基础内容,上图竞赛讲义也有涉及。但是题目没有近似条件,直接考,只能理解为为了选拔有竞赛基础的同学。
除此,我认为反三角也可以做这道题,但是反三角高中也不讲。
综上,我认为高考对于知识面广度的要求越来越大!不过,选拔有高等教育基础的同学可能更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与科研!有一定合理性。
今年高考考完后,有很多同学抱怨试题难、疫情对学习的影响等。我想说的是:每一届都有每一届难走的路,一点一点慢慢地走就是在走属于自己最好的路。
高考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只要有问题,一定有办法“是备考的指导思想。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如需张同学的笔记和更多分享,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