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矫形器会说话?江大学生的智能制造作品拿到全国第一

2023-10-29 15:49:09

8月14日,2022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在山东烟台落下帷幕。来自全国25个省份、102所高校的293个团队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有62个本科生、67个研究生项目进入本次总决赛。让脊柱矫形器“说话”,江汉大学团队的《青少年脊柱矫形器智能穿戴系统的设计》喜获本科组全国第一名,斩获了本科组唯一的一等奖。

江汉大学团队指导老师轩亮介绍,“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然而目前传统的矫形器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一个核心问题是传统的矫形器上没有设计传感器,因此不能准确判断是否达到了矫正效果。团队基于该核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江大团队设计的矫形器外壳为白色,外形为圆弧形,类似“小马甲”,内部分布着多条白色的电线和多个传感器。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雷洛介绍,布置在矫形器上的传感器,一方面给医生提供准确数据,另一方面为患者佩戴矫形器带来更智能的体验。

他介绍,脊柱矫形器智能穿戴系统能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和受力情况数据,患者和医生都可以看到。根据受力数据,矫形器可以调整施加在患者身上的力。这些也可帮助医生更好了解患者使用矫形器的状态,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端看到自己的穿戴是否规范。“我们的智能穿戴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让矫形器‘说话’,通过数据呈现矫形器运行状态,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更便捷、实用。”指导老师轩亮说。

与此同时,团队设计的智能矫形器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大赛评委老师都很认可,我们的‘小马甲’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因为我们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3D打印成型技术、传感器信息采集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我们解决了很多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轩亮说。轩亮表示,今后他们会继续对这一设计进行探索,希望能尽快实现产业化,服务青少年群体。

今年3月起,在轩亮和许晓燕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邵梦淇、雷洛、袁俊豪、钱思甜、卢云柯五位同学开始备赛。轩亮老师介绍说,“暑假期间我们团队的学生都没有回家,留在学校,每天早出晚归做研究。”

“最开始的一个月,我们都在查阅相关的文献,提出方案并且一直在磨合方案。”参赛选手邵梦淇介绍,整个团队在备赛的过程中都是一边学习,一边运用,“对矫正力进行数据处理时,我们所掌握的理论不足以解决我们遇到的难题,我们便自学更多的知识,比如数学理论知识等。”

数字化技术也是团队重点学习巩固的知识,邵梦淇、雷洛、袁俊豪三名同学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二学生。今年9月步入大三学年后,他们才会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在此次备赛中,他们积极自学,提升自身能力。“从数字化设计到电路设计,从软件绘图到焊接电路板,这些他们都认真学习并运用得十分好。”指导老师轩亮说。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团队合作密不可分。雷洛同学表示:“我们并不是单打独斗,从计算机编写程序到运用绘图工具,每一步都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当研究项目制作成功之后,我们都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对于此次斩获一等奖,团队成员都感到十分欣喜,毕竟此次比赛高手如云,而大赛仅设置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5名,竞争十分激烈。“这个奖分量很重,彰显了我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备赛和参赛,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能获此殊荣,有其必然性,因为江汉大学各级领导和老师们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基础的夯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校智能制造学院院长余五新说。

据悉,在此次比赛中,该校朱雪明和李涵两位老师指导的朱高高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智能植树自走车”获得全国三等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在美留学教育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