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校内课后托管如火如荼。尤其是一众“X”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放学后生活。
画画、合唱、舞蹈、足球、篮球、乒乓球……不少学校表示,常规的体艺类“X”课程由于有音体美老师坐镇,开课不是问题。但如要开设印染、射击、戏曲、编程等进阶类“X”课程,似乎就要请求“外援”了。
而“外援”进校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大部分校长的烦恼在于,一是安全问题。如何选择有资质、信得过的“外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官方标准,担心请进来的“外援”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伤害。二是质量问题。即便是“X”课程,也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体系,不能抱着“上一堂是一堂”的敷衍心态,否则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最近,之之和阿江到绍兴市一所农村学校转了圈,发现这所学校的“X”课程不仅异常丰富,而且不乏射击、皮划艇、越剧、纺织、游泳等“稀有”课程。最令之之和阿江意外的是,这些高大上的课几乎都由本校老师授课。
难道这所学校的老师都身怀“七十二般变化”吗?抱着这一疑问,之之和阿江采访了4位老师,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学艺”历程吧,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对了,这所学校名叫华舍小学,位于著名的轻纺城所在地。相传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第三任夫人孙尚香曾来到此地,将纺织这门技术传给了当地的妇女们。就这么一代传一代,纺织如今已成为柯桥地区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还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日出华舍万丈绸”。
正因为享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美誉,纺织便成了华舍小学的地方特色课程之一。去年9月,“绸乡丝源”劳动教育拓展课程正式“入驻”全校学生的课程表。到了今年9月,课后托管全面铺开后,这门课又进一步深化了。
“我大学学的专业叫室内纺织品设计,学习内容包括纺织品的设计、织造及运用等,‘绸乡丝源’课程中有一门子课程叫‘织韵丝语’,跟我的专业契合度很高,学校就安排我来接手这门课程的实际开展与实施工作。”2019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应聘到华舍小学担任美术教师的周攀,就这样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这门“X”课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身处丝绸产地,不少学生家长都从事与纺织相关的行业,因而孩子们对纺织品并不陌生。如何上好这门在孩子眼里已是生活常见品的课,让周攀陷入了深思。
“虽然常见,但他们并不了解制作过程,我要给学生们呈现看不到的那一面。”周攀说。
很快,学校为课程采购了全套纺织设备——适合孩子体型、方便孩子操作的小型编织器、波浪型编织器、帽子编织机等。
开课前,学校请来一位资深的设备技术指导老师给周攀和其他美术老师“补课”。对此,该校副校长杨春说:“专家没法每堂课都来给学生上课,而让专家指导老师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快,掌握了技能的周攀上起课来更加如鱼得水。在操作前,她先给学生讲机器的原理、配套工具的名称等,再结合历史知识讲纺织机器和技术的演变过程,还以游戏的形式测试他们对色彩搭配、手工精巧程度、图案组织的能力。
听完“故事”、玩好“游戏”后,学生们立刻就对这门古老而新奇的课程“上瘾”了。一开始,他们主要编织一些小物件,如手绳、帽子、围巾、坐垫、小面料等,有实质性的作品呈现之后,他们更有成就感,迫不及待要挑战高难度的作品——手拎包、壁挂装饰画等。
社团里有一名性格内向的小男孩,不怎么说话,但很喜欢钻研材质和颜色。他用毛线、羊毛条、网纱管等各种材料,配合不同的编织方式,编织了一块布。这块布获得了全社团的称赞,挂在了社团教室的作品展示树上。上学期,这名男生被社团成员们一致评为优秀学生。慢慢的,他的性格开朗了很多,跟同学们也打成了一片。
周攀很欣慰看到这门课带给学生的改变。尽管地方课程和课后托管的“少儿纺织”课都由她来教授,她却从不抱怨增加的工作量。“要感谢课后托管,让我的专业技能也因此而提升了。”
她笑着说:“换个角度,在结束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带着学生一起做手工、阅读等健益身心的活动,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身心愉悦度,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除了名气响当当的纺织产业,柯桥还走出了不少“神枪手”。比如2017年世界青年射击锦标赛女子10米团体比赛金牌获得者之一的陈依枚,就毕业于华舍小学。前不久,她还和奥运冠军杨倩一起训练了呢!
自从2018年学校将室内体育馆二楼改造成专门的训练场馆后,射击队的队员们从此可以足不出校。而课后托管的开展,让更多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项刺激的运动中来。体育教师陈彪也从此多了一重身份——射击教练。
举枪、瞄准、射击……这一系列“高大上”的动作,大家在电影电视里一定经常看到,可练习射击的过程却一点儿也不帅,甚至可以称得上“枯燥乏味”“无聊至极”。
陈彪先自己“恶补”射击训练的知识,又请教了和学校长期合作的浙江省射击队教练,得知射击的日常训练就是“空手持枪-站立;持枪-站立;穿上射击服-持枪-站立”。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无论是耐心还是体力,一开始都很难适应。”陈彪说,技术要点还是次要,关键是要通过射击培养孩子们专注、坚持的品格。于是,他首先自己练,有了切身体验,当孩子们坚持不住的时候,他就会以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
也有不甘心的学生。“我力气大,我可以直接持枪练。”陈彪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用从射击教练那里学来的办法——“行,来,你拿着枪射靶心试试。”他对学生说。
结果,学生一试:“怎么回事?拿枪的手总是抖个不停,明明我不觉得枪重啊。”
“那是因为你持枪的动作还没练到位,射击是一项动静结合、专注度极高的运动,需要静下心来把枪拿稳,再瞄准,最后果断出击。”陈彪一番话,学生们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讨价还价”了。
陈彪说,现在学校的射击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训练由他和其他体育老师一起负责,技能过关可以进入持枪射击的学生则由浙江省射击队教练来教授。“因为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场馆,每次上课教练都能来校,这样分工,就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也能磨炼他们的意志,一举两得。”
“我跟第一次接触空竹的同学们一样,也是从零开始。”大学专业主修体操的何佳囡告诉记者。
但她不惧挑战。为了能给学生们上好这门课,在开课前,她在网上找了大量的相关视频,利用休息时间,边学边琢磨这项中国传统民间游戏。
当遇到琢磨不透的问题时,何佳囡就会四处打听,找前辈们讨教。
校领导看在眼里,也开始积极寻找在这项运动上有经验的个人和团体。绍兴快阁苑小学作为浙江省首个“空竹运动培训基地”,在学生空竹运动方面已积累很多经验。于是,学校特地请来了快阁苑小学教师谢光美来校指导。
“一开始,谢老师每周来一次,和我一起上课,主要指出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教我训练的方法,并帮我理清上课的思路。”在谢光美的指导下,何佳囡明白了空竹运动需要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在如何辨别学生的协调性上,谢光美还传授她了一个“握空竹棒跳绳”的动作。
“但毕竟专家不能经常来校,所以之后的时间里,我和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在动作技巧和赛事问题上遇到问题时都会请教她。”何佳囡说,自己的学习经历也给学生作了榜样,让他们明白,只要肯学,任何时候都不晚。
2011年,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毕业的戴芳,回到了家乡的华舍小学担任音乐老师。
“我是绍兴人,从小耳濡目染,对越剧很感兴趣,在我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后,就加入了学校的越剧社团,这为我的越剧功底打下了基础。”戴芳说。正因为此,课后托管铺开后,越剧这门课自然而然交到了她手上。
越剧是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戏剧,然而学校有一半学生是“新绍兴人”,来自天南地北,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唱出绍兴方言,戴芳犯难了。“以前招收学生进入学校的小梅花越剧社团,还能有所选拔,现在越剧成了一门课程,那就要让所有想学的学生都能上好。”
为了让学生能明白方言的意思,戴芳把剧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先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这个词在剧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遇到晦涩难懂的字词,她就用浅显易懂的比喻来举例,学生理解后,再帮助他们记住这些字的方言发音。
戴芳还重新梳理了自己学越剧时的小技巧。“越剧是一项口传心授的技能,对咬字、表情、身段动作等,需要孩子们不断地揣摩。”她不厌其烦地示范方言发音,用谐音记忆等办法和学生们一起“咬文嚼字”。
几个月下来,戴芳发现,参加越剧课的学生们都对越剧越来越感兴趣了。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四年级男生黄志鹏和三年级女生马紫瑜正在表演《祥林嫂》片段。
别看俩人分别来自山东和四川,但由于训练努力,加上本身特别喜欢越剧,一出戏唱下来煞是有模有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方戏曲带给学生们的放松,通过训练让他们懂得坚持,就是我们开这门课的意义所在。”戴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