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应届毕业生这样一个问题:你找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总结下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薪资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工作压力和环境等几大方面。
所谓工作“幸福感”就是将几大因素结合起来看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加关注自我的感受,对生活和工作不将就,所以那些“幸福指数”低的工作就不会是首选。
大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总是带有着各种新奇感,可谓干劲十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能够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的话,那说明该工作幸福感确实很强,因此关于就业的幸福指数,可能过来人更有发言权,那么究竟哪些岗位能博得学生的青睐呢?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走入职场,他们根据专业的不同走向了各行各业,而不同行业和岗位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不只是薪资待遇有差别,就连“幸福感”也相差甚远。
位于榜单首位的就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是典型的公务员,虽然平均月薪也就5千多,但整体工作环境、氛围以及福利待遇都是没话说的,所以向来都是报考的大热门。
但是作为体制内的工作,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很严格,是出了名的“难考”,尤其是政审环节会非常严格,只要背景有“污点”都不会被录取,另外对专业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干的。
排在第二位的是交通运输人员,平均月薪能达到6000元左右,而且像铁路系统的工作人员,也是具有“铁饭碗”福利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就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可能会稍微辛苦一些,劳累程度比公务员要高。
排在第三位的是法律专业人员,以我们常见的律师为主,该行业整体薪资标准不高,但属于比较体面的工作,所以自然是能够排得上号的。不过由于专业性较强,考证难度还是很大的,很多学生都在入行这一关难住了,就算进入岗位也要熬资历,所以幸福感肯定会稍微差一些。
而在人们眼中的医护人员和教师的排名就让人有些意外了,同样是编制岗位,医护人员排名第七,而教师更是未能上榜,可能和工作性质有很大关系,常常吃力不讨好,所以整体的满意度不是很高。
虽然本科生学历不占优势,但只要选对方向,也能够收获就业的“幸福感”
在学历“缩水”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本科学历确实不占优势,除非是名校毕业或者是专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否则都会在就业面前吃尽苦头,所以才会催生出那么多的考研党。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俗话说“方向选得好,就业差不少”,有时候选择也影响就业率与工作幸福感,如果选对了方向,那么发展也能更顺利,要是选错了方向就很容易走弯路,幸福感更谈不上了。
所以学生在找工作前就要有自己的规划,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动向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尽量选择那些专业对口且稳定的工作,从多方面审查岗位的优缺点,权衡利弊去选择,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像铁饭碗自然是选择的大方向,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非寻常学生所能企及的,学生可以去尝试但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对自己的能力与需求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找准定位,否则只会不断漂泊在求职的路上。
工作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决定了是否能留住人才,所以企业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不能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多从员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改善工作模式、环境,同时给予员工明朗且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越干越有劲。
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学生的能力也要配得上企业提供的各项福利,不能“眼高手低”,不管是专业水准还是综合素养,都要不断提升,让领导看到你的潜能,自然就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所以就业的“幸福感”不是靠一人之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学生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还可以精进能力。
【笔者寄语】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幸福感自然也会存在差异,但是那些满意度较高的岗位必然是争抢的对象,所以学生想要获得满意的工作,就要摆正求职的心态,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且有发展的工作,而不要好高骛远。同样企业想要留住人才,也要与时俱进,尽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